当家用车开始卷“纯电续航”,10万出头的插混SUV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一汽奔腾显然不想只做价格战的跟随者,最近推出的悦意07畅享版,直接把210km的CLTC纯电续航塞进了10.98万的价格里,这数字甚至超过了某些主打纯电的城市小车。
要知道,同价位大多数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还在100km上下徘徊,发动机也多是1.5L自吸。而悦意07不仅用上了1.5T涡轮增压发动机,还配上了168kW的前置单电机,系统综合功率相当能打。电池也给到了30.9kWh的磷酸铁锂,来自瑞浦兰钧,支持67kW快充——这意味着,日常通勤完全可以当电车用,周末远行又有燃油发动机兜底,实用性拉满。
但奔腾这次的“取舍哲学”挺有意思。为了把成本倾斜给动力和电池,它在舒适配置上做了一些妥协。比如畅享版虽然续航比150km的心悦版多了60km,价格还便宜100块,却取消了全景天窗和前排座椅加热。听起来像是“减配”,可对很多务实用户来说,多跑60公里比一块玻璃和座椅热乎几分钟更实在。
再看智能化这块,就有点“够用就好”的意思了。全系只有四颗超声波雷达,连自适应巡航都得顶配才有,还得配上毫米波雷达。这意味着,除了顶配,其他版本的驾驶辅助基本等于摆设。在如今动不动就吹嘘“高阶智驾”的时代,这配置显得有点朴素,但反过来想,省下的成本不都体现在续航和动力上了吗?
其实回看奔腾的产品线,从奔腾小马到悦意03,再到现在的悦意07,走的都是“精准性价比”路线。不追求全面领先,但在关键指标上给你越级体验。比如小马主打城市代步的极致便宜,悦意03拼空间和油耗,而悦意07则是在插混领域把“纯电续航”和“动力性能”当作突破口。
可问题也来了:消费者真的只关心续航和动力吗?当别人都在堆智能座舱、激光雷达、城市NOA的时候,奔腾这种“实用主义”路线,会不会被看作是技术落伍?还是说,在价格敏感型市场里,踏实把基础体验做扎实,反而是一种清醒?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自动驾驶。对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家庭来说,一辆车能省油、能跑远、坐着宽敞,就已经赢了大半。悦意07的出现,像是在提醒行业:新能源的下半场,未必只有高阶智驾一条路。也许,真正的“智能”,是知道自己的用户到底要什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