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吉利星愿这车一出来,我第一反应不是这车怎么样,而是吉利的心态是不是有点崩了。
不对,不能说是崩了,应该说是“悟了”。
在这个价格不到十万,卷到亲妈都不认识的纯电小型车市场,你跟我谈什么呆萌可爱,谈什么设计感,谈什么年轻时尚,都属于不务正业。这个市场的唯一真理,只有两个字:干死。干死所有同行,你才能活。活下来,你才有资格谈那些花里胡哨的。
所以吉利星愿的上市,本质上不是一次产品发布,而是一次掀桌子行为艺术。它传递出的信号非常Bking:“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你看这个价格,6.88万到9.88万。这个区间里都是些什么妖魔鬼怪?五菱缤果,比亚迪海鸥,长安糯玉米,每一个都是从血海里杀出来的狠角色。大家过去还讲点武德,你加个配置,我降个价,你好我好大家好。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黑暗森林,所有人都是猎人,也都是猎物。最好的防御,就是先把对面所有人都突突了。
吉利之前可能还端着一点,想玩点高级的。诶,你看我这个设计,是不是很圆润,很Q弹?你看我这个内饰,是不是拼色,很温馨?
是是是,都对,但没用。
消费者,尤其是这个价位的消费者,是全世界最不讲理,也最讲理的一群人。他们可以为了一毛钱的优惠券下载三个APP,也可以为了一个所谓的“品牌调性”多花三万块。你说他们不懂车?他们比谁都懂生活。他们知道每一分钱都该花在哪里。所以你跟他们谈曲线饱满,谈半隐藏式门把手,他们只会用一种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你。
然后吉利突然就开窍了,或者说被逼疯了。他们发现,在这个修罗场里,你跟别人拼刺刀,最好的手段不是练什么绝世武功,而是直接掏出一把加特林对着全场扫射。
这台车的加特林是什么?是那个多连杆后悬架。
这他妈的简直就是疯了!
我作为一个开过不少破车的中年人,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十万以内的家用车,后悬挂基本都是扭力梁的天下。不是说扭力梁不好,它结构简单,成本低,不占空间,对于这个级别的车来说,够用,就是够用。但“够用”和“牛逼”之间,隔着一道鸿沟,这道鸿沟的名字叫成本。
现在吉利直接把多连杆独立悬架给你干到了七八万的车上。这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你去沙县小吃点了个炒粉,老板不仅给你加了两个蛋,还顺手给你配了一份米其林三星的餐后甜点。你问老板图啥?老板叼着烟,眼神忧郁地看着远方:“没什么,就是想让隔壁的兰州拉面开不下去。”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精髓。我不求在这台车上赚多少钱,我甚至可以亏钱。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绝对的、碾压式的、不讲武德的配置优势,把这个价位的水搅浑,把所有潜在客户的心理阈值拉到最高。以后任何人想买这个价位的车,都会下意识地问一句:“诶,它有独立后悬挂吗?没有?那是什么垃圾。”
就问你怕不怕?同行看了也得傻。
至于那个Flyme Auto车机,更是典中典的阳谋。吉利收购魅族,很多人看不懂,觉得是瞎花钱。现在人家直接把答案拍你脸上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买车送手机系统”,而是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态闭环。当所有友商还在用着外包的、体验一言难尽的车机时,吉利已经开始玩“软硬一体化”了。这是一种降维打击,是从另一个次元发起的闪电战。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这小车比作成修仙渡劫的法宝,是不是有点太中二了。但讲真,这感觉真的很对。它身上的每一个配置,都不是为了让你开得更爽,而是为了让对手死得更惨。
这种打法,让我想起了当年的360。周鸿祎当年是怎么干翻所有杀毒软件的?免费。我直接不要钱,我用免费把整个市场逻辑都给干碎了,你们这些收费的还怎么玩?要么跟我一起免费,然后饿死;要么继续收费,然后被我的免费用户抛弃,最后还是饿死。
现在吉利在干同样的事情。它把一个本来属于十五万级别车型的“奢侈品”配置,变成了一个十万内车型的“必需品”标签。这是一种魔法,一种压缩毛巾式的魔法,把用户的期望值瞬间泡发,大到所有人都无法忽视。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对于大部分车主来说,可能一辈子也感觉不出多连杆和扭力梁在城市道路上那点细微的差别。甚至可以说,这个配置的宣传价值,远远大于它的实际使用价值。但那又如何?战争打的就是预期。我就是要让你觉得,我有的,别人没有,所以我牛逼。这是一种玄学,但非常有效。就像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特斯拉最值...诶,特斯拉这个我们等下再说。
所以你看,吉利星愿这台车,它的外表有多呆萌可爱,它的内心就有多阴险狡诈。它就像一个穿着洛丽塔裙子、梳着双马尾的肌肉壮汉,微笑着对你说:“哥哥,选我哦,不然我一拳打爆你的狗头。”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这已经不是在造车了,这是在发动一场战争。一场关于认知、关于成本、关于生存权的“无限战争”。它的目标用户,可能根本不在乎什么操控,什么极限,他们只在乎用最少的钱,买到那个看起来最牛逼的配置列表。而吉利,就精准地把这份“虚荣心”给你喂饱。
最终,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可能不是在赛道上,而是在各种评测视频的评论区里,在车友群的键盘敲击声中。当“独立悬挂”这四个字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的时候,吉利的目的就达到了。
至于什么310公里和410公里的续航,讲真,看看就好。大家都知道这是理论值,是实验室里跑出来的“压缩饼干”,真到了冬天开暖风,能跑多少全看命。但这不重要,因为所有人都这么标。这场游戏的关键不在于谁更诚实,而在于谁能在规则之内,把牌打得最花,最让对手心态爆炸。
所以,吉利星愿的成功与否,看的不是它能卖多少辆,而是看它能逼死多少个对手。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在这个被彻底重塑的绞肉机里,没有中间选项。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