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不敢坐私人飞机了

为了省3万元加班费,李斌改签了航班。这在以前的蔚来,是不可想象的。

蔚来创始人李斌最近学会了省钱。在广州车展期间,因为蔚来展台和乐道展台位于两个场馆,原计划晚上彩排,但广州车展规定晚上彩排要各缴3万元“加班费”。

为了节省这3万元,他立刻改签了飞机提前抵达。“3万块钱也是钱啊!这在蔚来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李斌感慨道。

而这一天,还是他的结婚纪念日,他和太太只是在机场匆匆吃了个工作餐

就在几天前,蔚来汽车用一份炸裂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彻底点燃了资本市场。

交付量、营收、毛利率、现金储备……几乎所有核心指标都赫然写着三个大字——“创历史新高”。

这份被业界称为“史上最强”的季报,仿佛一声惊雷,宣告那个曾经饱受质疑的蔚来,正以惊人的速度强势回归。

数据显示,蔚来三季度交付量达到87,071辆,同比增长40.8%,营收217.9亿元,增长16.7%。

李斌不敢坐私人飞机了-有驾
蔚来李斌说精打细算,改签飞机省3万加班费,慢慢来才能活得久-有驾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现金储备环比大增近百亿,并实现双正现金流。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长期定期存款等367亿元。

毛利率是衡量一家车企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而蔚来在这方面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讶的成绩单。

其整车毛利率从Q2的10.3%大幅回升至14.7%,综合毛利率达13.9%,这两个数字创三年内最高纪录。

这意味着,蔚来每卖出一辆车,毛利润约为3.2万元。

摩根士丹利去年九月曾调低蔚来目标价,质疑其高服务成本下的现金流可持续性。

如今,蔚来以现金储备367亿元、实现正向经营性现金流的业绩,可以说进一步回应了市场的质疑。

李斌不敢坐私人飞机了-有驾

蔚来这份财报最让人意外的是,单车均价下降了,毛利率却上升了。

根据财报数据测算,Q3 2025单车均价约为22.05万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约5万元。

但这并非单纯的降价,而是产品结构变化的结果。

蔚来已从“纯高端豪华”向“全覆盖矩阵”转型。

其主品牌NIO交付36,928辆(占42%),而面向大众市场的乐道(ONVO)交付了37,656辆(占43%),实际上已超过主品牌。

定位10万元级小车市场的萤火虫品牌也已快速进入稳态运营阶段,月销稳定在6000台左右,甚至超越细分市场二三名之和。

虽然车卖得便宜了,但通过供应链降本和规模效应,单车盈利能力(毛利率)反而提升了1.6个百分点。

这验证了管理层提到的“成本优化”成效。

李斌的省钱不仅仅体现在改签航班上。

在过去,蔚来以“用户企业”定位著称,但也因高昂的服务成本备受质疑。如今,蔚来正在寻求成本与用户体验的最佳平衡点。

三季度财报显示,蔚来研发费用减少28%或9亿元,销售、行政及一般费用仅比去年同期增加1亿元。

李斌不敢坐私人飞机了-有驾
蔚来李斌说精打细算,改签飞机省3万加班费,慢慢来才能活得久-有驾

差旅和接待开支几乎砍掉一半,北上广深以外的豪华展厅全部撤掉。

然而,成本的优化并未带来用户口碑的下降。

相反,在用户满意度调查中,“服务性价比”这一项的得分反而增长了十七个百分点,超过了理想和宝马。

在李斌看来,“2025年是纯电体验的关键拐点”,用户从纯电技术中获得的体验增益,已超过加电不便带来的损耗。

这一判断被市场数据印证。2025年10月,纯电大三排SUV销量39921台,超过插混的35217台和增程的24562台,连续两个月排名榜首。

而支撑这一拐点的,是蔚来长达十一年的补能网络建设。

截至2025年11月21日,蔚来在全国已建成补能设施8380座(含换电站3576座、充电站4804座),配套充电桩27444根,建设规模稳居行业首位。

在高速公路场景,蔚来已建成超1000座高速公路换电站——从第一座到第1000座,仅用2429天,平均每2.5天就有一座高速换电站落地。

“汽车行业的竞争已进入‘决赛阶段’,而蔚来非常幸运今天还能在‘决赛圈’里。”李斌在广州车展期间如是说。

在他看来,“决赛圈”的竞争将延续5-10年。“5年时间能看清基本轮廓,10年时间才能进入稳态。蔚来要做的是活下去,慢慢来,通过体系化变革提升竞争力。”

当前,蔚来正加速推进其全球化战略。蔚来品牌过去因定位高端,能够进入的市场比较少。

现在随着乐道与Firefly萤火虫两大新品牌的推出,公司将加速全球化布局。

“我们改变了进入全球市场的方式,将原直营全体系渠道布局方式调整为与本地伙伴合作,借助他们的销售服务网络进行销售。”

李斌不敢坐私人飞机了-有驾

李斌表示,这比原来的直营全体系更能控制投入,且能够加快市场进入速度。

在本届广州车展上,firefly萤火虫右舵车型亮相。“firefly萤火虫正加速全球布局,右舵版车型即将在泰国、新加坡市场开启交付。”

对于接下来最为关键的第四季度,蔚来给出了指引:预计交付12万至12.5万辆,营收327.6亿元至340.4亿元。

结合蔚来10月交付的40397辆计算,今年最后的两个月,蔚来平均每月需交付4-4.2万台。

李斌再次重申,蔚来依然有信心Q4盈利。而且公司接下来的经营目标定得更远,明年就要冲刺全年盈利。

蔚来前期大笔投入的换电站,目前已经规模初具。

在全球累计建成8,471座充换电站,包括换电站3,641座,充电站4,830座,以及充电桩27,510根。

“按照Q3这个水平,简单粗暴理解,蔚来距离盈利只差‘35个亿’了——一脚电门的事儿。”

走到第十一个年头的蔚来,现金储备367亿元,环比增加近百亿,毛利率创三年新高。

李斌和他的团队终于可以稍稍喘息。

但更多的挑战将在2026年席卷而至——新能源购车补贴政策退坡、智能化赛道内卷加剧以及品牌下沉如何博得更多圈层用户芳心。

蔚来正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盈利曙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