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问界吹牛→BBA惨掉价→车主倒戈国产

不得不说,这脸打得,啪啪的,猝不及防。

讲真,一开始我是真没把余承东那句“一把干掉BBA”当回事儿。这感觉就像你听村口王师傅说他明天就要去NBA打爆詹姆斯一样,听着带劲,但谁信啊?毕竟,那可是BBA,是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高端车市场,这仨哥们儿就跟定海神针似的,盘踞了多少年?你拿出四五十万准备买车,闭着眼都知道该往哪家4S店走。国产车?哦,那是在20万以下的小天地里自娱自乐的。

喊问界吹牛→BBA惨掉价→车主倒戈国产-有驾

我身边就有个特典型的例子,一哥们儿,做点小生意,手里攥着七八十万预算,目标明确得跟导航似的:宝马X5。我当时还开玩笑,说要不看看新势力?人家眼皮都没抬一下,特不屑地回了句:“那玩意儿也配?”在他眼里,花这个钱,买的就是那个蓝天白云标,买的是一种身份认同感,国产车,尤其是个增程式的电动车,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里。

结果呢?最新的销量榜单一出来,我第一时间就把截图发给他了。问界M9,卖了13718辆;宝马X5,你猜多少?5174辆。我仿佛都能听到手机那头他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两倍还多的差距,这已经不是叫板了,这是直接把人按在地上摩擦啊。更骚的操作是,问界不仅销量上去了,还把X5的价格给生生拽了下来。想当年,X5入门版动辄七十多万,还得加价等车,现在呢?五十多万就能提走,可销量就是起不来。这场景,绝了。

这还不是最狠的。目光下移,来到三四十万的区间。奔驰GLC,这可是常年的销量王者,豪华中型SUV的标杆。我一直琢磨着,那些努力打拼、好不容易攒够钱想体验一下豪华品牌的人,第一选择怎么也得是GLC吧?结果问界M8(这里应该是指新M7 Ultra及M5系列表现)直接甩出来一个21185辆的成绩单,把GLC的12524辆远远抛在身后。至于原来跟GLC掰手腕的宝马X3和奥迪Q5L,现在根本没法跟问界M8同台竞技了,价格都快跌到27万了,直接被降维打击,成了问界M7的对手。整个场面,就像重量级拳王突然发现,一个跨界过来的新人不仅抢了他的金腰带,还顺便把他陪练也给揍了。

现在你再看那个40万以上SUV的销量排行榜,真是百感交集。榜一、榜二赫然是问界M9和M8,后面跟着一串垂头丧气的BBA。这放在几年前,你敢想?别说四五十万了,就是20万以上的市场,国产车的影子都难找。知乎上有个匿名高赞回答说得特别到位:“我们不是不爱国,只是过去在那个价位,我们真的没得选。现在,终于有人把选择题变成了填空题。”

喊问界吹牛→BBA惨掉价→车主倒戈国产-有驾
喊问界吹牛→BBA惨掉价→车主倒戈国产-有驾

我那位一心只要宝马X5的朋友,最近真把他的GLE给挂二手车网站了,然后扭头就去订了台问界M9。我问他怎么想通的,他叹了口气说:“面子哪有里子重要?坐进去那感觉,那智能座舱,那冰箱彩电大沙发,真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再说了,现在开个问界M9,回头率比X5高多了,这不也是一种新面子吗?”他这话,简直就是当下市场心态最真实的写照。

这背后,余承东这个人的身影就越发清晰了。他估计也没想到,自己当年吹过的牛,一个接一个地被兑现了。从一开始被全网群嘲,说他“嘴炮王者”,到现在没人敢轻易质疑他。当他说要用“尊界”去干掉迈巴赫的时候,评论区的画风明显变了,嘲讽的声音少了,更多的是一种“卧槽,他不会又来真的吧”的惊疑和期待。

这世界就是这么奇妙,曾经你以为坚不可摧的壁垒,可能一夜之间就土崩瓦解。技术和产品力的迭代,才是真正驱动变革的力量。BBA内心现在何止是挣扎,简直是痛苦。他们习惯了躺着赚钱的日子,却没料到对手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掀了桌子。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销量数字变化了,这是一场消费观念、品牌认知乃至产业格局的深刻革命。这场打脸来得虽然猝不及防,但回过头看,每一步都踩在了时代的节点上。现在我倒是特别好奇,那个曾经被当成笑话的“干掉迈巴赫”,未来又会以怎样一种方式,再次让我们目瞪口呆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