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终于破产了

#哪吒汽车被申请破产#

“228亿灰飞烟灭!哪吒汽车破产审查背后:CEO远走英国、销量暴跌97%、40万车主何去何从?”

哪吒汽车终于破产了-有驾


2025年5月13日,浙江桐乡的哪吒汽车工厂监控画面显示:往日轰鸣的装配线陷入死寂,电子屏定格在3月28日的生产数据,安保人员证实“厂区已清空两个月”。这座曾创造月销1.5万辆纪录的智慧工厂,如今成了中国造车新势力崩塌的缩影。同一天,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一纸公告,宣告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被债权人申请破产审查。从2022年新势力销冠到濒临破产,这家车企究竟经历了什么?228亿融资为何血本无归?40万车主又该如何面对售后无门的困境?

一、危机爆发:从“销冠”到“破产”的致命坠落

销量断崖式暴跌:从15万到110辆的魔幻现实
2022年,哪吒汽车以15.2万辆销量登顶新势力榜首,估值一度突破250亿元。然而,2024年销量腰斩至6.45万辆,2025年1月更是暴跌97.76%,仅售出110辆39。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4月批发销量甚至“查无数据”,经销商体系73%门店半停业,车主遭遇“售后断供、配件无门”

资金链全面崩盘:欠税、欠薪、欠供应商60亿
三年累计亏损183亿元,平均每卖一辆车亏损超8万元;拖欠供应商货款60亿元,供应链几近崩盘。2025年1月,公司因欠税215万元被税务局公告,连App流量费都无力支付,导致五一假期车主集体“断网”。员工更爆出“N+1赔偿难兑现”,法院强制执行时发现公司账户余额不足500元

资本信心瓦解:228亿融资耗尽,国资股东进退两难
自2017年起,哪吒汽车累计融资228亿元,但烧钱速度远超造血能力。南宁国资委(持股13.16%)、江西宜春国资等股东虽多次输血,却难阻颓势。2024年IPO折戟后,E轮融资30亿至今悬而未决,投资人要求“化债30亿”才肯注资

二、致命黑洞:管理失控与技术短板

高管“逃亡”与团队瓦解
原CEO张勇被曝离职前办理英国签证,虽自称“顾问”却未归国;CTO戴大力、智驾负责人王俊平等核心高管集体离职,研发团队从千人缩减至不足百人。2025年,公司专利申报量连续8个月为零,核心技术改由第三方代工,质量投诉激增300%

战略失焦:从“性价比之王”到“市场弃子”
早期凭借低价策略主攻B端市场(网约车、租赁),哪吒V、U系列迅速起量,但长期忽视C端用户需求。产品充电架构落后、车机断网、续航虚标等问题频发,品牌形象一落千丈。当蔚来、理想以智能化和高端化站稳脚跟,哪吒却因“廉价标签”陷入恶性循环

工厂停摆与供应链反噬
桐乡、南宁、宜春三大生产基地自2024年10月起陆续停摆,价值12亿元的冲压设备被拆卸转运。供应商集体维权,134家核心企业被迫签署“20亿债转股”协议,但70%债务转为股权后需“锁仓三年”,剩余30%还款遥遥无期

哪吒汽车终于破产了-有驾

三、自救失败:从“IPO幻想”到“鞠躬道歉”

方运舟的“最后一搏”
创始人方运舟接任CEO后提出“全球化扩张”“2025年毛利率转正”等六大改革,但市场已无耐心。2025年3月,泰国市场授信21.5亿元、启动本地化生产的计划因资金短缺搁浅;巴西交付首批车辆仅成“面子工程”

“卖身”传闻与资本冷眼
丰田收购传闻被官方否认,投资人更直言“残羹冷炙难有接盘价值”。国资股东虽主导债转股,但股权估值折价99.9%,被戏称为“废纸协议”

40万车主的绝望呐喊
车主社群中,“配件等待三周”“售后自费维修”成常态。经销商代表在工厂门口拉横幅控诉:“打款千万却收不到车,银行追债、客户起诉,我们只要一个交代!

四、行业警示:新势力淘汰赛的残酷法则
哪吒汽车的崩塌并非偶然,而是新势力洗牌的缩影:

资本依赖症:烧钱换规模难以为继,2023年后融资环境收紧,70%新势力估值腰斩

技术护城河缺失:研发投入占比从15%骤降至3.2%,代工模式反噬产品力

管理混乱:创始人团队与职业经理人权责不清,战略摇摆错失转型窗口

神话破灭,但风暴未止
哪吒汽车的命运或将在破产审查中尘埃落定,但其留下的教训远未终结:当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市场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唯有技术、资金、管理“铁三角”兼备者方能存活。40万车主权益如何保障?228亿融资如何追责?这些问题,仍待时间回答。

哪吒汽车终于破产了-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