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的车圈,已经不能用内卷来形容了,得叫“开席”。不是请客吃饭那种,是吃席,谁输了谁就躺桌上那种。以前大家还讲究个身段,你发个新技术,我降个价,互相递个眼神,点到为止。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直接掀桌子,我不过了,你们谁也别想好。小米把蛋糕端走了,蔚来乐道把蜡烛都吹了,剩下的人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
就在这种“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修仙氛围里,零跑B01这个选手,带着一身“我豁出去了”的气质就冲了出来。十万级的纯电轿车,这地方已经不是红海了,是血海,是绞肉机,是地狱级别的PVP服务器。你跟我讲参数,讲设计,讲续航?不好意思,在这里,唯一的真理就是“价格”。
我第一次听说零跑B01,是在一个朋友的饭局上,他刚陪老婆看完车,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他说,本来以为十万块买个电动爹,回家就得天天供着,结果发现现在的新能源,已经开始不讲武德了。零跑B01,这个名字听着就像个工程师的内部代号,结果实车搞了个什么“摩根粉”。粉色。一个准备在绞肉机里战斗的选手,上来先涂了一身粉色。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这战术太迷惑了。但你别说,这颜色不是那种死亡芭比粉,是一种带着金属颗粒感的、有点像高级化妆品的粉。就像一个准备上战场肉搏的猛男,突然从兜里掏出一块精致的手帕擦了擦汗。这种反差,就叫“格调”。
当然,车企整这些花里胡胡哨的,都是基本操作。什么潘通联名,什么宝石灵感,听听就好。核心是,它想告诉你,我虽然便宜,但我不是廉价货。这是现在所有被迫卷入价格战的品牌,最后的倔强。
然后就是那个0.197Cd的风阻系数。诶,你听听这个数字,多玄学。好像小数点后面多一位,科技感就爆炸了。讲真,我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车的中年人,我根本不在乎你风阻是0.197还是0.217。我只在乎隔壁车道的老头乐会不会突然一个鬼探头,闪现到我面前。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风阻再低,能低过老大爷的人肉碰瓷风阻吗?不能。所以,这些参数,本质上是一种“军备竞赛”的表演。大家都在秀肌肉,秀自己家的工程师没闲着。但能过,就是能过,消费者就吃这一套。
真正让我觉得零跑这波“悟了”的,是进到车里。十万块的车,你最怕的是什么?是那种扑面而来的塑料感,是那种坐进去让你感觉自己人生很失败的廉价感。零跑B01全车88%的软包,我不知道这数据怎么算的,反正我手能摸到的地方,都不是硬邦邦的。这就像什么呢?就像你点了一份15块的廉价外卖,结果老板不仅给你加了两个蛋,还给你配了一双红木筷子。你明知道这筷子不值钱,但这个态度,让你爽了。
那个14.6英寸的中控屏,2.5K分辨率。又来了,又是参数。但这个参数有用。因为现在开车,很大一部分体验,就是跟这块屏幕互动。屏幕不卡,交互逻辑清晰,比你那个百公里加速快0.5秒重要得多。因为你一辈子可能就弹射起步那么两次,但屏幕你天天得戳。零跑把钱花在这上面,就叫“开窍了”。他终于明白,用户不是工程师,用户是活生生的人,是会被一些肤浅但直接的体验所打动的物种。说到这,新车的那个味道总让我想起大学图书馆三楼的自习室,很奇怪。
至于驾驶体验,我跟你说,所有十万级家用车,驾驶体验就四个字:能开就行。你别跟我扯什么操控,什么路感,什么人车合一。这个价位,你要的人车合一是你妈觉得你开这车稳当,你老婆觉得坐着不晕车。零跑B01就是典型的这种调校。动力输出像一杯温水,不烫嘴也不冰牙。你踩下去,它就走,很线性,很顺滑。运动模式?有,但也就是把温水换成了冰阔乐,刺激一下,但本质还是水。
这恰恰是它的优点。因为会买这个车的人,就是图个省心。他们不需要一脚电门下去,车子像雷电法王附体一样往前窜,把后座买的菜和孩子一起甩出去。他们需要的是一种“确定性”,一种“从A点到B点安安稳稳”的承诺。这台车,就是这样一个巨大的、装了四个轮子的“承诺”。它的底盘,它的能量回收,它的续航,所有的一切,都在为这个承诺服务。什么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听着很高级,实际上就是告诉你,过个减速带,你的屁股不会被弹起来两次。仅此而已。我真的会谢,这不就够了吗!
续航650公里,磷酸铁锂的能量砖。这个数字你得打个八折看,冬天再打个八折。但即便如此,日常通勤也足够了。快充19分钟从30%到80%,这个速度,约等于你上个厕所加排队买杯咖啡的时间。这就是电车时代的“加油站”,它不再是一个功能单一的场所,而是融入你生活碎片时间的“能量补给站”。
所以,零跑B01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把一个十万块的车比作修仙自爆,好像有点太看得起它了,但你懂我意思就行。它不是什么技术突破的里程碑,也不是什么设计美学的艺术品。它是一个“武器”。
一个在“掀桌子式竞争”的黑暗森林里,被逼到墙角后,掏出来的一把贴脸喷子。它不优雅,不华丽,甚至有点不讲道理。它的每一项配置,每一个设计,都在精准地计算着你的“爽点”和“痛点”。它用远超这个价位的内饰用料和屏幕素质,来麻痹你的“廉价焦虑”;用一个看起来很猛的续航和快充数据,来缓解你的“里程焦虑”。它放弃了在品牌玄学上做文章,因为打不过奔驰特斯拉;它放弃了在极限操控上做文章,因为没必要。
它只做一件事,把所有你能感知到的东西,拉满。加大,加大,再加大。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把配置单变成了一封战书,直接甩在所有同行的脸上,上面写着四个大字:“跟不跟?”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生存法则。当一个市场里的所有人都杀红了眼,体面就成了最没用的东西。零跑B01不是一台完美的车,它甚至在某些方面有点无聊。但它是一个完美的“版本答案”。它不是来交朋友的,它是来清场的。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