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看到大众ID.ERA这台车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不是因为它长得有多惊艳,而是我突然意识到:那个曾经靠“皮实耐造”四个字打天下的德系老牌,这次真的开始认真卷中国新能源市场了。深耕中国市场四十多年,大众太懂咱们要什么了——空间大、坐着舒服、牌子响、技术还得看着先进。 这次在上海车展亮出的ID.ERA概念车,虽然量产版要等到广州车展才露真容,但已经让人忍不住想问一句:合资品牌杀回高端六座SUV战场,国产选手们还能笑多久?
先说最炸的一点——这是大众在中国推出的首款增程车! 没错,你没看错,大众终于也玩上了“可油可电”。更狠的是,人家拿来当增程器的,居然是那台赫赫有名的“二代EA211 1.5T Evo”发动机,江湖人称“机皇”。这可不是随便拉个老机器凑合用,它可是和保时捷同源VGT可变截面涡轮技术的狠角色。这意味着啥?意味着哪怕电量耗尽,这台增程器也能高效发电,油耗压得下来,动力还不拖后腿。别人家增程怕“小马拉大车”,大众直接把“马”升级成轻骑特种兵,这操作有点东西。
再来看块头,ID.ERA定位是大型六座SUV,尺寸一摆出来就知道目标是谁了——问界M8、理想L8、还有刚冒头的领克900。光是站在展车旁边,那种大气稳重的感觉就扑面而来。车身线条圆润饱满,不像某些新势力走极简风到近乎寡淡,ID.ERA保留了德系该有的厚重感,又加入了新能源时代的科技元素。比如前后贯穿式灯带,点亮那一刻,透彻的光源配上动态交互灯语,不说多炫吧,至少晚上停小区里,邻居一眼就能认出:“哟,这是大众新出的电车!”
有意思的是,车身下半圈还嵌了一条列阵式发光灯带,像是给车子穿了条智能腰带。官方说是可能和辅助驾驶联动,比如侧方有车靠近会闪烁提醒。当然,也可能量产时为了成本给砍了。不过大众说了,量产版会尽量还原概念车的设计精髓,这点诚意算是支棱起来了。
坐进车内(虽然展车不让开门,但官图够看),第一眼就是那块横贯整个中控的大联屏,熟悉的味道来了——没错,跟领克900有点撞脸。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质感。仪表盘、门板两侧的小屏都采用数字化显示,氛围感直接拉满。而真正让人心动的,是后排头顶那块巨大的吸顶屏,目测比前排联屏还大一圈!再加上座椅背后预留了拓展接口,以后想接游戏机、平板都不是事儿。一家人出门长途自驾,孩子在后面打游戏看电影,爸妈在前面安心开车,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移动客厅”?
说到驾驶体验,目前信息不多,但几个关键词足够提神:后轮整体转向 + 空气悬挂。后轮转向是什么概念? 就是你在窄路掉头时,后轮能跟着前轮微微偏转,转弯半径小得让你怀疑自己开的不是这么大一台SUV。空气悬挂呢?过减速带不再“哐哐哐”,高速过弯也更稳当。这两项配置以前可是百万豪车才有的玩意儿,现在大众打算下放到ID.ERA上,只能说:兄弟,你是真想赢。
我们不妨拉几个对手来比划比划。先看理想L8,销量王,家庭用户心头好,空间、舒适、智能化都没得说,但有人吐槽它的驾驶质感偏“船感”,少了点操控乐趣。而ID.ERA背靠大众底盘调校功底,加上低重心电动平台,说不定能在舒适和操控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再看问界M8,华为赋能,智驾系统那是顶呱呱,鸿蒙座舱流畅度也没话说。可问题是,机械素质这块,毕竟问界入行时间短,大众玩了几十年的底盘和动力总成经验,能不能被快速超越?咱先打个问号。
还有个新面孔领克900,设计很前卫,内饰科技感强,价格如果够狠也有机会。但品牌影响力相比大众,还是差那么一口气。毕竟很多人买车,还是要看“牌子认不认得”。
所以你看,ID.ERA这一出手,几乎每一步都踩在了消费者的痒点上:用最强1.5T做增程器解决续航焦虑,大六座+吸顶屏主打家庭场景,灯光、内饰堆足科技感,机械素质又有德系底蕴撑腰。如果说有些新势力是靠“嘴皮子+PPT”火起来的网红,那大众更像是那个闷声干大事的老炮儿,等你反应过来,他已经把活儿干得差不多了。
当然,挑战也不是没有。最大的问题是:它要到2026年第一季度才上市。 现在新能源市场卷成什么样?半年就能迭代一轮,一年下来天都变了。等ID.ERA正式上桌吃饭,桌上早就挤满了新菜。到时候消费者还会不会为一台“迟到”的合资电车买单?
但换个角度想,也许大众就是看准了这一点——别人都在拼快,他偏要稳扎稳打。等大家发现很多“真香”车型用两年就开始出毛病,回头一看,大众这台ID.ERA还在稳稳地跑着,那才是真正的“打脸”时刻。
所以我想问问你:
这样的大众ID.ERA,你会考虑吗?
它是你心中理想的“国民家庭电车”样子吗?
面对理想、问界、领克这些劲敌,你觉得大众这次能打赢吗?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