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跟你扯“陆地头等舱”,魏牌高山只想造一台让你不想下车的MPV

讲真,这几年的国产MPV市场,看得我直犯恶心。

感觉就像一帮厨子围着一口大锅,也不管食客爱吃啥,就把冰箱里最贵的料——大彩电、零重力座椅、Nappa皮——玩儿命往里倒,搅和搅和,再撒上一把叫“家”的味精,就敢端上来卖五六十万。

糊弄鬼呢?

你那叫家?

充其量一移动的KTV包房。

所以,当魏牌高山这哥们儿,慢悠悠地端着一盘“白切鸡”上来的时候,全场都安静了。

没别的,就是因为它太素了。

在这个恨不得把“老子有钱”四个字刻在轮毂上的时代,它居然敢玩“留白”,讲什么“东方美学”。

我第一反应就是:长城这帮哥们儿是不是疯了?

还是说,他们手里攥着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王炸?

这事儿还得从我上次开着朋友那台“保姆神车”的经历说起,那玩意儿空间是真大,开起来也是真无聊,感觉自己就是个被方向盘封印住的工具人。

我老婆在副驾补妆,丈母娘在第二排刷短视频,我儿子在第三排闹着要撒尿。

全程下来,这车除了把我们从A点运到B点,没提供任何情绪价值。

我当时就想,难道人到中年,就只配当个司机,连开车的乐趣和路上的风景都得一并舍弃?

去他的吧。

抱着这种“中年叛逆”的心态,我才去看的魏牌高山。

本来是想去骂街的,结果绕车走了一圈,火气愣是给憋回去了。

这车的设计,怎么说呢,有点“贼”。

它不明着告诉你它很贵、很豪华,而是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你自己去品。

那个前脸,官方叫“飞瀑”,我看着倒像一块上好的丝绸,被风吹皱了。

特有意思。

你再看那腰线,一根线从头拉到尾,中间没断过,干脆利落,像书法里的“一气呵成”。

这玩意儿,你得静下心来看,越看越有味儿。

这哪是造车,这简直是在修行。

当然了,光念经是卖不出去车的。

这年头,消费者比猴儿都精,没点真金白银的黑科技,谁搭理你?

高山这车最骚的操作,是前不久那次OTA 3.3升级。

这一下,等于给一个满腹经纶的文科状元,又塞进去一个超级AI大脑。

那个从“你家车位”到“公司车位”的全程代驾功能,简直就是为我这种“能躺着绝不坐着”的懒人量身定做的。

不跟你扯“陆地头等舱”,魏牌高山只想造一台让你不想下车的MPV-有驾

虽然现在法规还不让它独自美丽,但这个念想算是种下了。

以后上班,我就在后排躺着,车自己开,想想都带劲。

可转念一想,这事儿也挺吓人。

万一哪天早上,我还没睡醒,它自己跟隔壁的特斯拉看对眼了,俩车私奔了怎么办?

科技这玩意儿,越智能,就越让人没安全感。

再说说那个“灵动转向”。

一个五米多长、两吨半重的大块头,在胡同里掉头,居然跟个小电驴似的灵活。

这完全不讲物理学。

开着它,你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自己车技“德艺双馨”,实际上全是电脑在后面给你擦屁股。

这种感觉,爽是真爽,但也有点虚。

高山这台车,浑身都充满了这种拧巴的魅力。

它用一种近乎“禁欲”的东方哲学来塑造外观,骨子里却又塞满了最前卫、最激进的智能科技。

它跟你谈“空间平权”,让第三排的乘客也能享受到头等舱的待遇,可一旦你握住方向盘,它又能给你提供不输给轿车的驾驶乐趣。

它似乎想讨好所有人,又好像谁也没惯着。

那问题来了,这么一台“精神分裂”的车,能在这片已经杀红了眼的MPV市场里当老大吗?

我觉得悬。

因为大部分中国家庭买MPV,图的还是一个“排面”。

车要够大,LOGO要够亮,开出去得让邻居知道你今年生意不错。

高山这种“内秀”的搞法,有点曲高和寡。

你跟人聊“茂林修竹”的尾灯设计,人家可能只想知道你这车第二排的电视有多大。

审美这东西,是最难统一的。

但换个角度,长城这次赌的,或许根本就不是当下,而是未来。

它赌的是,当这波“土豪风”刮过去之后,总会有一部分人,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

他们不再需要用一个巨大的镀铬中网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而是更在意这台车能不能跟自己的灵魂产生共鸣。

所以,魏牌高山不是一台完美的车,甚至可以说,它是一台优缺点都极其鲜明的车。

但它至少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一种摆脱了“堆料”内卷的、更高级的玩法。

它就像一个挑战者,一脚踹开了那个油腻的KTV包房大门,然后问了所有人一个问题:“各位老板,要不要出来聊聊文化?”

这本身,就是一件特牛的事儿。

不跟你扯“陆地头等舱”,魏牌高山只想造一台让你不想下车的MPV-有驾

至于最后有多少人愿意买单,那就看咱们这代人的审美,到底进化到哪个层次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