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在问我,电车到底买哪款划算?我反手就甩了他们一句话:“别急,先看看8月的新能源销量榜再说!”这榜单一出来,可真是热闹得不行,江湖地位一夜之间全变了天。以前咱们说特斯拉Model Y那是“神车”级别的存在,销量冠军拿到手软。可这回,它居然被挤下了王座!谁干的?吉利星愿,一款起售价不到7万的小车,直接“支棱起来”,拿了个第一。更让人意外的是,问界M8,哦不对,是问界M7,这车居然悄悄杀进前列,销量猛增,简直是给整个市场一记“打脸”。你说这新能源车圈,是不是越来越像“连续剧”了?今天你上头,明天我真香,后天他直接“走路摇头晃脑”地成了新顶流。那这背后到底是啥原因?是价格战太狠?还是产品力真的突飞猛进?走,咱们一块儿掰扯掰扯。
先说这次登顶的吉利星愿,这车一出来,我就觉得它有点东西。外观看着不像个“买菜车”,圆润的线条,配上那对“眯眯眼”大灯,还有双色车身,活脱脱一个“出片利器”。年轻人开出去,拍照发朋友圈,绝对有人问:“这小车哪买的?真可爱!”关键是,这车起售价才6.98万,顶配也不到10万,这价格,别说对比Model Y,就是跟同级比,也是“跌冒烟了”的节奏。你说老车主气不气?估计得“气的蹦起来”。但没办法,市场就这么卷。续航有310km和410km两个版本,日常通勤完全够用。而且别看它便宜,内饰用料居然还行,85%软包覆盖,这在同价位里简直是“顶呱呱”的存在。动力嘛,130kW的电机,零百加速7.6秒,对于一台A0级小车来说,已经挺“上头”了。你说它没缺点?当然有,底盘调校偏硬,高速过坑洼有点颠,空间也别指望能当“床车”用。但你要说它值不值?花几万块买个颜值高、配置足、续航够用的小车,代步代步,真香!
再看被拉下马的Model Y,这回只排第二,说实话,我一点都不意外。特斯拉的“神光环”正在一点点褪色。不是说它不好,Model Y的产品力依旧在线,三电技术稳,操控感强,像“驾驶玩具”一样,开起来有乐趣。但问题是,价格战它打不过啊!国产新势力一轮接一轮的降价,Model Y再降,老车主也得“天塌了”。而且,内饰?还是那个“老咕噜棒子”的极简风,除了大屏啥也没有,夏天暴晒后能煎蛋,冬天冷得像冰窖。你说现在国产车,哪个不是软包、真皮、氛围灯拉满?Model Y这内饰,放五年前是“极简高级”,放现在,多少有点“抠门”了。智能化这块,FSD还没落地,L2级辅助驾驶虽然稳定,但跟国内新势力比,功能丰富度差了一大截。比如自动泊车、代客泊车、城市NOA,人家都玩出花儿了,特斯拉还在“挤牙膏”。所以Model Y销量下滑,不是它变差了,而是对手太强了,它从“独孤求败”变成了“群狼环伺”。
最让我意外的,其实是问界M7的销量猛增。之前这车争议可不小,有人说它“车界网红”,光靠华为营销撑着。可这回销量一出,啪啪“打脸”。M7到底凭啥?我觉得核心就俩字:舒服。增程式动力,没里程焦虑,油耗还低,百公里才5升多,燃油经济性“顶呱呱”。底盘调校走舒适路线,过减速带那叫一个柔顺,后排坐着,长辈都说“这车稳”。空间也大,轴距超过2米9,后排跷二郎腿没问题,后备箱能塞下婴儿车,妥妥的家用“奶爸车”。智能化更是它的强项,鸿蒙座舱用起来丝滑,语音助手小艺反应快,导航、音乐、空调一句话搞定。L2级辅助驾驶也够用,高速上自适应巡航加车道保持,开车轻松不少。当然,它也有短板,纯电续航短,市区用电场景受限;外观设计偏商务,年轻人可能觉得不够“上头”。但你要说全家出行,追求舒适和智能,M7这波“上桌第一个动筷”,真不意外。
横向对比一下,星愿、Model Y、问界M7,三款车,三种路线。星愿是“国民神车”路线,极致性价比,主打年轻代步;Model Y是“驾驶玩具”+品牌光环,适合追求操控和品牌的用户;M7则是“家用舒适智能”路线,空间大、配置高、没里程焦虑。你说谁更好?真没法一刀切。你要是单身或者小两口,城市通勤,预算有限,星愿“真香”;你要是科技极客,喜欢驾驶感,不在乎内饰简陋,Model Y依旧“顶呱呱”;你要是家庭用户,经常跑长途,看重舒适和智能,M7绝对“支棱起来”。
还有像比亚迪宋PLUS EV、理想L7这些车,也都在榜上。宋系列是比亚迪的“销量担当”,三电技术成熟,保有量大,维修保养方便,但设计相对中庸,没啥惊喜。理想L7呢,冰箱彩电大沙发,配置堆到顶,但价格也高,油耗不低,算是“装逼利器”+“床车”的结合体,适合预算充足的奶爸。
看完这8月销量榜,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新能源车的“剧本”变了。以前是特斯拉一家独大,现在是百花齐放,每家都有杀手锏。价格越来越低,配置越来越高,选择也越来越多。这对消费者来说,绝对是好事。你不再需要为了品牌妥协体验,也不用为了空间牺牲智能。总有一款适合你。
所以,问题来了——面对星愿的“真香”低价,Model Y的驾驶乐趣,还是M7的全家舒适,你会考虑购买哪一款?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