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掏钱买小米电动车拆解研究,这新闻一出来,整个汽车圈像是放了个鞭炮,瞬间炸得人仰马翻。
要知道,这可不是法拉利第一次拆别人的车玩,但历史头回,他们主动花钱买了一台小米SU7 Ultra顶配款当技术标本。主角还不是谁,是中国品牌。是的,就是你朋友圈刷屏、雷军高调站台、产能一度供不应求的那辆小米电动车,被马拉内罗工厂正儿八经地采购进内部实验室。媒体拍到,这辆蓝色SU7 Ultra在上海港刚落地,转身就出现在法拉利大门口,车架号一查,信息一清二楚。工厂安保这回也没拦得住街拍小哥,被网友调侃“连门卫都没缓过神”。
为啥要拆小米?法拉利的工程师倒班抠技术,重点研究800V高压电驱系统和双模热泵空调。按原计划,法拉利今年想冲刺纯电超跑的底盘研发。过去欧洲惯例都是德国人领头,结果这回意式红牛跑去盯中国“打工人”的成果,欧洲车评人气得直翻白眼。你想想,同样一台车,保时捷拆了后得出结论:“过度设计,小米用料浪费。”法拉利倒说:“这种堆料很新鲜,有参考价值。”这差异就像一个说你煮粥太稀,另一个嫌你水不够多,审美各异,互看不顺眼。
有网友调侃,法拉利是不是准备在新一代V12混动发动机旁边塞一颗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要是哪天真有台电动拉法,可能得请雷军做个和学祖师爷。还有细心的车迷提醒大家,小米SU7保险杠上贴着测试车研发牌,八成法拉利瞄着纽伯格林赛道要测个实数据,想知道极限工况下三电系统热衰减表现到底如何。
这事儿刺激没?就连法拉利对面的“死磕老对手”兰博基尼也坐不住了——因为自家纯电超跑到现在还没个影,倒头来技术资料还得考眼色去中国车企进货,“祖传牛皮”终于得低头学作业了。用段子来说,欧洲超豪华超跑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危机。
但别小看这场流动背后的意味。如果说以前汽车技术领域“唯欧美是尊”,中国品牌永远是学生,今天小米这波“被抄答案”,其实预示着一场彻底的反转。中国的智能电车确实把传统品牌逼到了新十字路口——比如法拉利最骄傲的机械美学和驾控逻辑,现实是电驱平台已经重新洗牌,软件算法比传统机械还更难抄。
就像法拉利研发总监安排实验室专门拆小米的CTB一体化车身,为的不是简单拼接口,而是琢磨车身刚性、电池包安全如何共同极端优化。他们强调,要能抵抗零下30度和零上50度极温冲击,对标的恐怕不只是极圈测试,而是瞄准量产化极端实用性。毕竟比起“手感调教”,“没人敢坏在半路”才是全球用户底线。
法拉利买中国车拆解,脸上看是技术需求,骨子里藏着一种变革前的焦虑。十年前,谁能想象欧洲超跑要从中国抄作业?可法拉利明白,电动化时代再不拿出点新东西,曾经的王者地位就保不住。更魔幻的是,过去意大利人还嘲笑中国车“像塑料玩具”,如今自己戴着手套探测电池包时却小心翼翼生怕损坏。“设计过剩”的话音未落,技术潮水早已调转方向。
时代就是这样反讽:你讥讽的对手,哪一天成为你实验台的范本。法拉利作为老牌超跑标杆,靠造梦、拼速度、讲故事进化了半个世纪,可智能电动车的涌流突然重新定义了“性能”。内燃机的红头信仰,和电机高压模块放到天平两端,也许要跌下神坛才愿意静下心承认对手之强。
这个故事供每位相关从业者思考:汽车行业的鄙视链,是不是该彻底打破?小米顶着无数质疑举着创新大旗,法拉利带着荣耀也必须低头向东方取经。未来属于真正拥抱变化的人,能否笑到最后,还得看谁的“技术底子”和“学习能力”更硬。
至于兰博基尼、保时捷们,下回拆解新款中国车时,建议先准备几本字典和一张电气架构说明图——毕竟,谁也不知道下一个被“技术输出”的轮到谁。世界轮回,今天你抄我的作业,明天就得写观后感。这才是真正汽车工业的大时代。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