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推帕里斯帝只求知名度,销量不是目标,国产新势力竞争激烈

谁都知道,现在买车不像以前了,选择太多,市场内卷得连空气都不新鲜。你站在成都车展一圈逛下来,发现一堆新势力车企光是宣传都玩出了花,而那些老牌国外品牌反而显得有点“特立独行”。比如现代汽车,这回又整了个大新闻,高管直接说引入帕里斯帝,不是奔着赚钱来的,目的就是要把“知名度”给稳住。

那问题就来了,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这到底是实在还是装呢?现代背后的心思,值不值得玩味?

先看看数字,现代在全球业务还是很有底气的,韩国本地市场扎扎实实,北美销量一路小涨,营收能创历史新高,利润虽说降了点,但也不是垮掉。这就说明,现代不是急着在中国把利润拉起来,家里有粮,心里不慌。有钱有底气,做事就敢“佛系”,这点国内新势力学不来。

不过,纯粹靠家底玩中国市场,管用吗?毕竟中国汽车市场现在变得贼复杂。要是遇上小几十年前,说不赚钱还能理解,可眼下的趋势却是,谁都抢着卷,拼价格、拼配置、拼技术、拼服务,连广告语都在拼谁更有创意。现代这态度,究竟是在摆谱还是另有玄机?

说到底,现代这波操作还是把关注点放在了“品牌认知”上。你可以说是放长线,也可以理解为,先把名字挂在墙上,等市场想起来再来抢风头。但问题是,中国用户变聪明了,“品牌认知”不是靠摆几个展台,或者喊几句口号就能养成的。大家都在往科技智能、贴心服务发展,现代假如只靠过往的那套稳字当头,能不能跟上节奏?这点就值得琢磨了。

要让中国市场真的记住你,产品必须有“两把刷子”。这次帕里斯帝宣传得挺猛,什么混动大六/七座、2.5T涡轮、全车豪华配置,连第三排都给座椅加热和电动调节,全系标配,确实下了血本。甚至敢叫板:“50万以内最强混动SUV”。这些话有没有底气,我们得冷静琢磨。

车大空间宽敞,动力比竞品猛,配置又高,这些不假。可你放在实际里对比一下,同样价钱国产新势力的配置是不是更卷,体验感是不是更好,还要看用户买不买账。现代的优势或许在基本功,底盘扎实、发动机成熟,售后体系健全,这些其实是很多老司机看重的。但新生代用户更关心体验,有没智能座舱,有没好看的大屏,能不能远程遥控,能不能有满满科技感。现代一轮豪华配置铁定能抓住一批“质控党”,但要全民买单,还得看看自己能给年轻用户带来什么新鲜感。

现代推帕里斯帝只求知名度,销量不是目标,国产新势力竞争激烈-有驾

关键在于,现代还不是一味拼销量。高管公开场合就说,帕里斯帝不是为了走量。这个思路听上去很大胆,实际风险也很大。你知名度做不起来,没人买你的车,口碑也火不起来。这在中国市场看,多少有点逆流而行的意思。你说品牌认知和销量啥关系?其实就是相辅相成。销量上来了,才有人愿意讨论你的产品,才有机会让品牌变成“大家记得住的名字”。靠几台进口车养认知,只能是“小圈子热度”,大众根本不理你。

再观国产新势力崛起这几年,说到底是靠“产品力+渠道+口碑”三大板斧死磕出来的。靠广告、靠大佬站台,最后都要落到销量。理想、比亚迪、问界这些新势力谁不是把销量打出来,口碑才开始涨。现代如果只玩品牌,不和销量配合,认知基础就薄弱得可怜。你说现代汽车坚持“不同赛道有人不同需求”,这没错。但中国市场大多数消费者已经习惯了“空间、动力、科技、性价比”四管齐下。你偏偏主打传统优势,不想做家电一条龙,纯靠性能和空间拼市场,这风险比想象的高不少。

现代推帕里斯帝只求知名度,销量不是目标,国产新势力竞争激烈-有驾
现代推帕里斯帝只求知名度,销量不是目标,国产新势力竞争激烈-有驾
现代推帕里斯帝只求知名度,销量不是目标,国产新势力竞争激烈-有驾

但现代也不是全无破绽。他们在服务、零配件储备上其实做得不错,90%以上配件平时都有库存,全国三天内能送达,无论服务或价格基本有竞争力。这些是“传统外企老手段”,但在国内市场其实还是有人买账的。那些对品牌有信仰、对产品有情怀的客户,还是真有意愿为这种细致服务买单。只是这种人群数量有限,不能靠这部分人养活整个品牌。

从全球市场看,帕里斯帝在韩国和美国都算过硬,本土口碑好,销量也稳,这点不用怀疑。但中国市场路就难走了。国内新势力知名度高、产品线丰富、互动营销做得好,三五年把品牌认知和销量全都拉得跟火箭一样。现代想靠一两款旗舰“补位”,实际上不仅买的不是产品,更是买个未来可能的机会。中国车市的规则,早就不再是老外一句“我有祖传技术”,大家都买账了。

现代推帕里斯帝只求知名度,销量不是目标,国产新势力竞争激烈-有驾

现代这思路也算是“与众不同”,但必须得清楚,知道名气和销量是相互依赖的。如果帕里斯帝能刷出好成绩,那品牌认知就能一起拉升;若是销量翻车,品牌再努力也是白搭。现代尊重市场规律,这点没错,但要在中国拼得出来,还得接地气,不能坐等用户“回忆起我的好”。

现在的汽车市场是“你争我抢”,谁都不敢松劲,谁都怕被淘汰。现代如果真打算长期经营中国市场,这种靠进口车型提升知名度的打法也算一种尝试,但效果没那么快,真要有变化,还是得把本地化、智能化、服务体验做出来才行。中国车市用户群体早就不由广告决定,而是用口碑说话,你得把产品、服务、品牌三个维度全都拼足,才能站稳脚跟。

所以,现代这次玩帕里斯帝不为赚钱,只为名气,其实说白了是种“押宝牌”。要是砸出来了,认知提升接着能铺路,假如卖不动就成了小众精品,只能拿来做品牌秀场。没人能保证哪种结果,但有一点肯定,中国市场的买家看的是事实,不是承诺。

你怎么看?你愿为进口品牌买单?是信赖传统优势,还是更倾向新势力的科技感?现代这张牌,你觉得能翻天还是高开低走?所有的选择,到最后还是市场给出答案。你可以不看销量,但销量会回应你的品牌梦想。现代是算得出账、还是拍得出名,让时间和消费者来投票吧。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