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自动驾驶法律落地,撞车不再是你的锅?车企赔钱还要负刑责!

你有没有试过开一辆能自己“思考”的车?不,需要方向盘上的手,也不需要脚踩油门和刹车,你只需要输入目的地,它就能带你平稳到达。这听起来像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但咱们中国的道路,离这样的场景越来越近。

2025年自动驾驶法律落地,撞车不再是你的锅?车企赔钱还要负刑责!-有驾

先聊聊一个现实问题也是很多人心里的疙瘩——车撞了,责任算谁的?2025年以前,这事儿吧,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因为要么是车主的错,要么是对方司机的错。可要是自动驾驶的车出了事故呢?这锅由驾驶员背还是车企背?繁琐的责任划分常常让消费者头疼,让企业挠头,也让法规制定者们抓破了脑袋。

转折就是,从2025年开始,规则变了。国家层面的规矩落地了,地方政府也紧紧跟上,《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是全国头一份省级法规,咱们北京的朋友有福了。法规明确你只要在车载系统激活状态下出了事,车企是第一责任方。他们要赔钱,甚至要为自己的错误车载技术负刑责。这事儿不归自己管了,但反过来,规定得你必须给每辆汽车上专门的责任险,不行还不能卖。这是不是挺得劲儿?算是给技术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这么一来,大家就都心里有底了,车企也可以更大胆地往前迈几步。

2025年自动驾驶法律落地,撞车不再是你的锅?车企赔钱还要负刑责!-有驾

但法律走了一步前,技术和市场这边就开始了跑步。你知道国内哪个车企动作最快吗?还真不是那些大家熟悉的老牌大厂,广汽坐了头一把交椅。人家不光规划清楚,还敢放话:今年底,第一辆商业量产的L3级乘用车要上市。早早积累的40亿公里智驾里程和几千万公里的高阶智驾经验,也算是有底子。

其他家呢?各显神通。小鹏呢,就特别热衷“无图驾驶”的研究,说白了就是不用提前熟悉道路场景,能在200多个城市畅行。有个车主在深圳测试,说他们的系统能实现在北环大道“零接管”。华为更拼,放话要做标准制定者,在沪宁高速可以一千公里只接管一次,数据漂亮得甭提了。而比亚迪考虑得不用说,接地气,他们就想着尽量把自动驾驶下探到平民化车型里,不玩“高端选配”,1万多块的成本谁压得住都够厉害。

2025年自动驾驶法律落地,撞车不再是你的锅?车企赔钱还要负刑责!-有驾

但光竞争,还远不是终点。L3在中国普及,除了技术和成本这两座明显的大山,消费者的信任建设也是个难啃的骨头。你敢完全把命交给车载系统吗?目前,看起来只有35%的消费者愿意给L3功能掏额外的钱,这数字吧,其实挺现实。未来车企怎么把自己打造成“让人安心的高科技”,这事儿需要他们慢慢琢磨。

再说个对照吧,美国那边的消费者对智驾的接受也不算广泛,这说明,其实技术成熟不代表所有人能马上买账。差距啥时候能补上,没准还需要很多次出事后的责任案做“反面教材”。

2025年自动驾驶法律落地,撞车不再是你的锅?车企赔钱还要负刑责!-有驾

另外不得不聊聊咱们可能的未来场景,一个场景画面可能对你来说熟悉又新鲜。到2026年,不排除高速公路专门搞“L3车道”,主打高效能耗的车道优化,这帮车扎堆儿跑,减少能源浪费。保险业也面临大变革,“按使用付费”的模式迭代,每月订阅500块左右,服务收入不少呢,但也宣布传统卖硬件的模式走向终结。放远点咱们的出行业态可能还会和今天大不一样。

确实,这是一场新的公路赛,而真正能跑到终点的,恐怕不仅仅是技术一流的企业,还要那些愿意经济、管理和市场全面下注的车企。你更期待最后的胜利者,会是谁呢?

2025年自动驾驶法律落地,撞车不再是你的锅?车企赔钱还要负刑责!-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