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汽车市场,特别是成都车展,给人的感觉有点不一样。
往年那种人山人海围着豪车馆,看香车看美女的热闹劲儿似乎淡了不少,一些合资品牌也显得特别“佛系”,没拿出什么能让人眼前一亮的重磅新车。
这样一来,舞台自然就留给了咱们的国产品牌,尤其是新能源车,那叫一个百花齐放。
在众多新面孔里,有一台车引起了特别多的讨论和争议,它就是广汽昊铂带来的全新轿车——昊铂A800。
这台车一亮相,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块石头,赞美和质疑的声音同时泛起。
有人说它被寄予厚重期望,是广汽冲击高端的“旗舰”;但更多的人看了实车后,却觉得它高级感不足,总有种似曾相识的“网约车”感觉。
那么,这台车究竟是怎么回事?
它身上这股挥之不去的“网约车既视感”到底从何而来?
它又能不能靠着强大的“内功”来扭转第一印象,真正立足于高端市场呢?
这背后的门道,值得我们好好聊一聊。
首先,咱们得从最直观的外观说起,毕竟现在是个看脸的时代,车也一样。
昊铂A800的定位是“智慧旗舰轿车”,车身尺寸也确实对得起这个名号,长度超过了五米一,这在轿车里绝对算是个大块头了,往路边一停,气场是有的。
但是,很多人看完之后的感觉是,这台车的设计似乎有点太“克制”了。
它采用了现在很流行的新能源车设计语言,比如封闭式的前脸,一条细长的贯穿式灯带,据说这条灯带还能实现投影和灯语功能,听起来科技感满满。
车身线条也很流畅,从侧面看,尾部还有一个溜背的造型,增加了不少运动感。
可问题在于,这些设计元素组合在一起,虽然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但也确实缺少了那种让人过目不忘的惊艳感。
它就像一个穿着得体、举止稳重的人,但你很难从他身上找到鲜明的个性标签。
这种“稳重”的设计,就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
不少网友直接指出,昊铂A800看上去和比亚迪汉有几分神似。
这里绝对没有说比亚迪汉不好的意思,汉是一款非常成功的车型,销量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正因为它太成功了,市场保有量巨大,并且在高端网约车市场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这就在无形中给它贴上了一个标签。
当一台新车,特别是像昊铂A800这样立志要冲击更高价位、树立高端形象的车型,在外观上与汉产生了视觉上的重叠时,那种“网约车既视感”就很难避免了。
这对于一个想要塑造豪华感的品牌来说,其实是相当致命的。
消费者花了三十多万,买的不仅是一台交通工具,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和审美的表达,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座驾开出去,被误认为是满大街跑的营运车辆。
这便是昊铂A800面临的第一个,也是最直观的挑战。
然而,如果你因为它的外观就给它下了定论,那可能就有点草率了。
因为这台车的真正“杀手锏”,藏在了你看不太见的地方。
昊铂A800这次最大的亮点,就是它全盘搭载了华为目前最顶尖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华为乾崑智驾HUAWEI ADS 4.0系统和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0。
这可不是简单地装一个华为的屏幕或者芯片那么简单,这相当于华为把自己的“最强大脑”和“神经网络”完整地植入到了这台车里。
我们先说这个智能驾驶。
车顶上那个非常显眼的激光雷达,就是这套系统的“眼睛”。
有了它和全车各种传感器的配合,昊铂A800的目标就不是普通的辅助驾驶了,而是要实现无限接近于L3级别的高度自动驾驶。
简单来说,就是在符合条件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上,车辆可以自己完成大部分的驾驶操作,比如巡航、跟车、变道、超车、进出匝道等等,驾驶员可以真正地把手脚解放出来,大大减轻长途驾驶的疲劳。
车身侧面还有两个会亮起的“智驾小蓝灯”,当它亮起时,就代表着这台车的“华为大脑”正在全面接管,用比人类更敏锐、更不知疲倦的方式守护着行车安全。
这套技术,是目前国内智能驾驶领域的第一梯队,也是问界等“华为系”车型的核心竞争力,昊铂A800能拿到这套系统,无疑是给自己的“智慧旗舰”定位加上了最重的一个砝码。
再看智能座舱。
鸿蒙座舱的核心理念是“万物互联”。
它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车载系统,而是把你所有的智能设备,比如手机、手表、平板电脑,甚至家里的智能家居都连接在了一起。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出门前在手机上查好了目的地,一上车,导航信息会自动同步到车机大屏上,无需再次输入;车里正在听的音乐,回到家后,家里的智能音箱可以无缝接着播放。
这种流畅、自然的生态体验,是传统车企和一些简单的手机投屏方案无法比拟的。
它让汽车真正成为了一个移动的、智能的生活空间。
可以说,华为这一整套技术的加入,彻底改变了昊铂A800的内在气质,让它从一台普通的电动轿车,变成了一个走在科技前沿的智能终端。
这股浓厚的科技范儿,正是它对抗“网约车”印象的最有力武器。
聊完了外观和内在,最后就要谈到一个最关键、最现实的问题——价格。
对于昊铂A800来说,定价策略将直接决定它的生死。
它的动力系统采用的是1.5T发动机作为增程器,再加上磷酸铁锂电池组。
这套组合非常务实,既没有纯电车的里程焦虑,又能享受电驱带来的平顺安静,同时成本也相对可控。
但这也意味着,在硬件层面,它和市面上的一些同类车型并没有拉开本质差距。
那么,它的价格到底该定在多少才合适呢?
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
如果价格定得太高,比如超过35万,消费者可能就会去考虑品牌力更强的蔚来、设计更出彩的极氪001,甚至是传统豪华品牌BBA的电动车。
毕竟,广汽昊铂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高端品牌,其品牌号召力还需要时间来积累,单靠华为的技术光环,能否支撑起如此高的溢价,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好。
但反过来,如果价格定得太低,比如压到25万甚至更低,那问题可能更大。
一方面,这会直接拉低品牌形象,让“旗舰”的定位名不副实;另一方面,超高的性价比会让它成为出行公司的首选,从而彻底坐实“高端网约车”的名号,这对于吸引个人用户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因此,最考验广汽智慧的,就是如何找到那个黄金平衡点。
一个既能体现出华为全套智能系统技术价值,又能让市场和消费者接受的价格。
很多人猜测,28万到33万这个区间,或许是它最有可能的选择。
在这个价位上,它既能和普通的B级车拉开差距,又能与蔚来、极氪等对手形成差异化竞争,主打的就是“顶级智能体验”。
最终,昊铂A800能否成功,就看消费者是否愿意为这颗强大的“华为大脑”买单了。
这台车的故事,也正是当下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突破的一个缩影:当我们在设计、尺寸、配置上逐渐追平甚至超越合资品牌后,如何通过核心技术和品牌塑造,真正赢得高端市场消费者的心,这才是更深层次的考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