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至境L7真龙增程版体验:302km纯电续航西藏路况实测
今年八月,工信部那一批新车名单出来后,我手机微信群里炸开了锅。有人说小鹏X9要出增程,有人又开始拿广汽埃安i60做对比。我倒是第一时间盯上了别克至境L7那个“真龙”增程系统。听说是在泛亚技术中心搞的发布会,还挺低调,但数据很硬核——什么302公里纯电、1400公里综合续航、亏电油耗才5.9升。老李在群里顺嘴一提:“这不就是理想和问界都得靠边站?”
其实,身边不少人之前都瞧不上增程,说是落后技术。我表弟去年买了一辆某品牌的插混SUV,跑长途还特意算过每公里油钱。他去成都拉货回来就吐槽:“高速亏电以后动力跟断崖似的,一脚下去像踩棉花。”还有邻居张叔,他那台某界汽车每天市区通勤235公里左右,“充一次顶多撑五天”,时不时还琢磨去哪儿找快充桩。理想不是吹得天花乱坠吗?但用起来还是有点焦虑。
不过现在市场风向变了,新势力和传统厂商全扎堆搞增程,好像谁家没个长续航、低油耗,就跟饭店没招牌菜一样心虚。这回别克“真龙”出来,感觉有点不一样。
我记得师傅以前修沃蓝达的时候常念叨一句话:“通用玩电动是真懂行,不是糊弄事。”十七年技术积累不是白来的,这次“真龙”系统据说从发动机到热管理,全都重新做了一遍。不光动力猛——单电机252千瓦,高原爬坡也不会掉链子。我舅舅去年暑假带孩子自驾西藏,全家4000多公里路,一进高原就发现他那台老款插混SUV超车费劲,每次加95号汽油还心疼钱。这回泛亚团队直接把昆仑山垭口当场地,在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六成的时候,至境L7还能保持加速无衰减。据说实测零百加速满电5.9秒、亏电只慢0.08秒,“感知不到”的差距,让我这种追求驾驶质感的人挺动心。
还有一点让我觉得靠谱,就是他们对极端环境考虑得很细致。东北漠河冬天零下三十度起步难题,他们专门做了智能热管理和特殊配方的奥特能2.0高性能大容量锂离子包。“SOC剩1%也能冷启动”,维修师傅喝茶时候聊起这个配置,都夸一句“这才叫给用户兜底”。
日常通勤呢?上海同事张先生实际跑下来,每周城市里280来公里,上班族基本够用。他嫌前几代车型纯电太短,现在这302km(CLTC)实际打个八折,也能应付绝大多数需求。而且40度大容量快充18分钟补50%,临时出差再不用提前规划半小时排队等桩。有意思的是,他们59升的大油箱储备相当于252度可用储能,用来户外露营烧烤、电烤箱投影仪一起开,都没压力。有朋友调侃,这功能比很多新能源房车强多了。
群友最关心的一点还是安全和耐久性。“你看那些年头久一点的插混,有些四五年下来衰减明显,”隔壁技师老赵翻资料,说中汽研的数据确实如此。但泛亚团队开发PRC06工况,比行业标准严苛不少,从平均速度、高速占比到激烈驾驶频率全覆盖。他们专门用了新正极配方+降低内阻结构,让循环次数超过3700次,还创新倒置入箱工艺,把公差控制在小于0.3毫米,提高刚度模态200%以上。据销售顺嘴一提,这种设计碰撞以后基本不会侵入乘员舱,“安全系数杠杠滴”。最终数据算下来64万公里低衰减,相当于普通家庭43年寿命吧。当然这些都是实验室条件,但至少让人放心些。
噪音问题也是圈里一直吐槽的话题。有些朋友习惯静音纯电驱动,一旦发动机介入就烦躁。“高速超车拉转数上去像拖拉机,”微信群有人笑称自己老婆每次听见轰鸣声都以为又回到了燃油年代。不过据现场体验的人反馈,“真龙”系统发动机介入噪音不到半分贝,比主流竞品轻松压制;方向盘抖动更是小到手指感觉不到。工程师们搞了72槽精密加工,还专门开发Fit Silent隔音罩,用五层复合材料包裹住整个驱动系统,高频杂音削掉好几分贝。这种NVH水平,大概图书馆停车场也敢启动吧?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一个冷知识:2016年的时候国内有厂家试图把柴油发发器改装进插混方案,被专家骂惨,说NVH根本无法解决,现在看来还是专业选型靠谱啊。据我所知部分进口品牌明年也准备推自己的增程方案,只不过参数目前保密,看样子国产厂商已经抢先一步走在前面。
最后再补一句闲话,上个月朋友圈看到一个二手VELITE5挂出来卖,据说用了六年换过一次12V辅助蓄电池,其它主要部件状态良好,买家看重它稳定可靠、不挑气候区域。今年的新架构升级之后,不知道未来二手行情会不会更坚挺一些——毕竟大家越来越关注耐久性、安全,还有日常养护成本这些细节啦。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息引用自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发布会及维修圈口述经验,如需进一步查证请自行甄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