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来了?比亚迪王朝网40万元级新车曝光,预计年内上市
各位车友,一辆车长超5.3米、定价剑指40万、挂着王朝标、被称作“大唐”的比亚迪SUV,正在路上。这不是概念车幻想,而是网友实拍的伪装测试车,里程已跑过4000公里,连油耗数据都被扒了出来——11.4L/百公里。这数字,在一众混动SUV里可不算低。但别急着下结论,因为这可能是比亚迪冲高路上最关键的一战。它能不能成,不光看三电技术,更要看它敢不敢在设计、用料、服务上“豁出去”?我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这辆神秘新车的里里外外。
外观:概念车精髓保留,但“妥协”藏在细节里
从谍照看,这辆“大唐”几乎完整继承了2025上海车展上那台Dynasty-D概念车的设计语言,这在比亚迪量产车里实属罕见。封闭式前脸+上方镂空通风口的设计,既保留了新能源的简洁,又通过空气动力学细节暗示性能取向。贯穿式灯带和装饰条横贯车头,视觉宽度拉满,晚上点亮,辨识度绝对不输问界M9。
分体式大灯采用了和唐L同款的竖向布局,眼神凌厉,但说实话,这种设计现在有点“卷”了,理想、蔚来都在用。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前包围下方那个梯形进气口——它不只是为了好看,内部集成了毫米波雷达,车顶还有激光雷达模块。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极有可能搭载比亚迪最新的“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系统,支持城市NOA,甚至更高阶的自动驾驶能力。这在40万级国产SUV里,是硬通货。
车身线条圆润流畅,隐藏式门把手也没缺席,风阻系数估计能压到0.25Cd以下。但注意,量产车取消了概念车的对开门和流媒体后视镜。这既是法规限制,也是成本考量。对开门虽帅,但维修贵、安全性存疑;流媒体后视镜在国内用户接受度还不高。比亚迪这次,选择了更稳妥的“科技实用主义”。
车尾用了贯穿式尾灯,扰流板尺寸适中,后包围外凸+横向线条,营造出稳重感。整体来看,“大唐”的外观设计在保留概念车惊艳感的同时,做了必要的量产化妥协,但依然比现款唐L更高级、更未来。
内饰:豪华感终于“对味”了?
如果说外观是“惊艳中带点克制”,那内饰就是“豁出去了”。从仅有的内部设备照片看,“大唐”很可能采用三幅式方向盘+全液晶仪表+中控大屏的一体式联屏设计,副驾还配了独立娱乐屏——这配置,已经看齐理想L9和问界M9了。
最让人期待的是后排——两个零重力座椅。没错,就是那种能一键放倒、腿托抬升、全身舒展的座椅。这在比亚迪现款车型上几乎绝迹,唐L后排虽大,但舒适性配置一般。而“大唐”直接上零重力,显然是冲着家庭用户“终极舒适”去的。
用料方面,从概念车看,大面积皮质、木纹饰板、金属点缀一应俱全,做工也受到不少好评。如果量产车能保持这个水准,那比亚迪终于在“豪华感”上找到了正确答案——不是堆配置,而是营造氛围,让用户一坐进去就觉得“值这个价”。
但问题来了:这豪华感能不能持久? 比亚迪过去在高端车型上,常被吐槽“新车香,用两年就糙”。如果“大唐”的内饰材质、车机流畅度、NVH控制都能经得起时间考验,那它才真有资格叫板理想、问界。
动力与油耗:技术强,但油耗数据有点“扎眼”
“大唐”将基于比亚迪超级e平台3.0打造,与汉L、唐L同源。参考唐L DM的配置,大概率会提供1.5T发动机+电机的插混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115kW,电机有单200kW和双200kW+200kW两个版本。这意味着纯电续航能到200km以上,综合续航轻松破1000km,动力响应也绝对够用。
但那个11.4L/百公里的油耗数据,确实让人皱眉。要知道,这还是在4000多公里磨合期后的数据,如果用户日常驾驶更激烈,油耗可能更高。相比之下,理想L9的WLTC工况油耗约8.8L/百公里(数据来源:理想汽车官网),问界M9混动版也控制在8L左右。
为什么“大唐”油耗偏高?我推测有两个原因:一是车重,5.3米的车身+全铝车身+激光雷达等硬件,整备质量可能接近2.8吨;二是调校偏性能取向,发动机介入更积极。但对消费者来说,油耗就是真金白银。比亚迪得在宣传时坦诚这一点,别再用“亏电油耗低”这类话术糊弄人。
智能化:天神之眼B,能否“眼”见为实?
前面提到,车顶有激光雷达,前包围有毫米波雷达,这意味着“大唐”极有可能搭载“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系统。这套系统理论上支持高速NOA、自动变道、记忆泊车,甚至城市道路自动驾驶。
但问题来了:比亚迪的智驾,一直“强硬件,弱软件”。你看,硬件堆得比谁都猛,但实际体验却常被吐槽“保守”“反应慢”。相比之下,理想和小鹏的智驾系统已经迭代多轮,用户口碑更好。
我试过问界M9的城市NOA,那种丝滑变道、精准识别红绿灯的感觉,是真的让人上瘾。而比亚迪的L2级辅助驾驶,更多是“车道居中+自适应巡航”,离“智能”还有距离。“大唐”能不能在软件算法上突破,是它能否站稳40万价位的关键。
竞品对比:理想L9、问界M9、腾势N9,谁更值得买?
我们拉三款车对比:
车型 价格区间(预估) 核心优势 潜在短板
比亚迪“大唐” 38-42万 三电技术强、续航长、品牌认知高 智驾待验证、油耗偏高、冲高历史不佳
理想L9 42.98万 空间大、舒适性好、智驾成熟 增程技术被部分用户质疑
问界M9 46.98-56.98万 华为智驾、鸿蒙座舱、品牌溢价高 价格偏高、维修成本未知
腾势N9 约45万(预估) 豪华感强、比亚迪技术背书 销量一般,品牌认知弱
“大唐”的机会在于:用比亚迪的技术+王朝网的渠道+合理定价,打一场“性价比+可靠性”的翻身仗。但如果定价超过42万,又没在智驾和舒适性上全面超越理想L9,那消费者凭什么选它?
用户声音:老车主怎么说?
我在迪粉之家论坛翻了几条热帖。一位唐DM-p车主说:“唐L是家用车天花板,但总觉得少了点‘高级感’。如果‘大唐’能把内饰和智驾提上去,我愿意多花10万换代。”另一位潜在买家则担心:“比亚迪冲高失败太多次了,腾势N9卖得一般,‘大唐’别又是个‘技术领先,市场冷淡’的结局。”
这些声音很真实——用户认可比亚迪的技术,但对品牌高端化仍存疑虑。
我的判断:成,还是不成?
我认为,“大唐”有成的可能,但前提是比亚迪必须“破圈”:
定价要狠:建议38.8万起,直接对标理想L9,用价格换市场。
营销要狠:别再只讲“刀片电池”“DM-i”,得多讲“零重力座椅”“天神之眼B”“家庭出行场景”。
服务要狠:提供终身免费智驾升级、免费取送车服务,让用户感受到“高端”不只是车,更是体验。
如果还是像腾势N9那样,技术堆满却宣传乏力,那“大唐”大概率会成为另一款“叫好不叫座”的车型。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
各位车友,如果你有40万预算,会选技术扎实但品牌冲高屡败的“大唐”,还是选智驾成熟、口碑已立的理想L9?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另外,有老铁问我:“这车油耗真这么高?会不会是测试车状态不对?” 我的看法是:11.4L的数据虽偏高,但5.3米的车重和混动系统调校确实会影响油耗,暂无官方WLTC数据,需要进一步确认。等官方发布,我第一时间给大家解读。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