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电动汽车动不动就喊“续航破千”,听得人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但这次奔驰推出的全新E级纯电版放出狠话,说自己能跑1000公里以上,还计划2027年上市。消息一出,有人兴奋搓手:“终于不用天天找充电桩了!”也有人撇嘴:“又是车企玩概念,实际用起来怕不是要打对折?”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看看这1000公里到底是实打实的“硬货”,还是收割钱包的“智商税”。
---
续航破千,靠“堆电池”还是“拼技术”?
说到长续航,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电池越大越牛”。比如某些车型塞进150度电,体积和重量几乎能把车压成“移动充电宝”,跑长途还要担心“半路趴窝”。但奔驰这次的做法完全不同——他们的秘密武器是固态电池。
早在2022年,奔驰的Vision EQXX概念车就靠一块100度电池,从德国斯图加特一口气跑到英国银石赛道,全程1202公里,中途没充一次电。更夸张的是,这车在30℃高温下堵车十几个小时,空调照开不误,硬是没掉链子。工程师透露,秘诀在于“热管理系统”:车身设计了气动百叶窗和落地式冷却板,像给电机装了个“空调扇”,还能利用车底气流散热,全程耗电量压到最低。
全新E级纯电版继承了EQXX的技术基因,不仅电池容量升级,还配上800V高压系统和10分钟快充80%的“逆天”速度。换句话说,这车续航长不只是靠“力气大”,更是靠“脑子灵”。
---
“油改电”变“电专属”,这次玩真的了!
以前奔驰的EQ系列总被吐槽“油车强行改电车”,外观圆滚滚像个鼠标,开起来也少了燃油车的“灵魂”。但这次E级纯电版直接甩开EQ标签,回归经典设计:燃油版同款“花生大灯”、直瀑式格栅、贯穿尾灯配三叉星徽,气场稳得像穿西装的绅士。
尺寸也比现款EQE更协调,后排空间直逼燃油版E级。最有趣的是,奔驰这次特意强调:“这是电动专属平台MB.EA架构的亲儿子!”意味着底盘布局、电池组位置都是为电车量身定制,不像某些油电共用平台,后排地板还得凸起“小山包”。
有人说,这波操作是奔驰在电动化路上“迷途知返”。毕竟,谁愿意花大几十万买个“油车影子”呢?
---
1000公里到底有没有必要?
“我每天通勤50公里,周末偶尔郊游,标称700公里续航都够用了,1000公里是不是浪费?”这个问题确实击中了不少人的痛点。但奔驰的逻辑很明确:长续航不是为了让你天天跑长途,而是彻底消灭“里程焦虑”。
举个真实案例:Vision EQXX挑战法国加来时,途经阿尔卑斯山区,连续爬坡对电池是巨大考验。结果它全程平均能耗11.5公里/度电,相当于每度电能跑11.5公里,比很多家用电车省电30%以上。这说明什么?续航长≠耗电高,技术到位了,长续航反而更高效。
再看看快充技术——10分钟补能80%,相当于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多跑800公里。这种体验已经无限接近燃油车加油,彻底告别“充电一小时,排队两小时”的尴尬。
---
定价52.8万起,值不值?
目前公布的奔驰EQE售价52.8万起,比燃油版E级贵了近10万,确实让人肉疼。但仔细看配置,你会发现钱花在了刀刃上:292马力单电机、宁德时代电池、752公里续航(未来升级固态电池后破千)、游艇级内饰带氛围灯……对比宝马i5和奥迪A6L纯电版,奔驰这次明显在“堆料”上下了血本。
更关键的是,固态电池量产化后成本会大幅下降。参考行业预测,2027年固态电池成本有望比现在降低40%,这意味着E级纯电版的终端价格很可能比现在更亲民。
当然,如果你只是需要一辆代步车,隔壁国产新势力20万就能搞定。但奔驰的目标用户显然是那群“既要电动科技,又要豪华质感”的人——就像有人愿意多花几万买LV帆布包,图的就是品牌溢价和细节打磨。
---
结语:真香还是智商税?关键看需求!
说到底,1000公里续航是不是智商税,得看你怎么用。对天天跑跨城业务的人来说,这是实打实的生产力工具;对普通家庭用户,它更像一份“保险”——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奔驰这次赌的不是“续航数字”,而是电动时代的豪华定义。当别人还在卷屏幕尺寸和冰箱彩电时,它已经把重点放在“如何让电车像油车一样省心”。这种思路或许不够激进,但恰恰符合传统豪华车主的期待:技术可以创新,但体验必须优雅。
所以,与其纠结“1000公里有没有必要”,不如问自己:“我愿意为这份从容买单吗?”如果答案是有,那这车绝对配得上“真香”二字;如果觉得不值,不妨再等等——毕竟,电车市场的内卷,永远在路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