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来春兄妹用三年苦熬,硬是把一度被认为是火坑的奇瑞汽车,变成了现金流哗哗喷涌的金矿。这背后不仅是的游戏,更是一场耐力与慧眼的生动较量。160亿的净赚数字足够令人眼红,但它也同时揭示了成功背后少有人能承受的孤注一掷与艰难跋涉。
三年前的奇瑞,新能源销量卡壳,股权结构乱得像打翻的麻袋。向火坑投钱的王来春兄妹一度被唱衰,毕竟汽车赛道那么内卷,死了多少企业都没翻上浪头。但王家兄妹另辟蹊径,在一片哀鸿声中投入百亿巨资,硬是凭着熬劲和全链条协作能力,用时间熬出了奇瑞的王牌新能源域,营业收入翻了快三倍。从2022年的926亿到今年接近2700亿,净赚160亿的美梦居然成了真事儿。
王来春凭什么这么稳?要说她的老本行,那可是教科书般的逆袭案例。一位从汕头农村走出来的初中辍学生,当年和家里人闹翻,为了进富士康的流水线绝食抗争,能吃苦到凌晨偷偷加班生怕同事嫉妒;如此拼命硬是打理出自己的代工厂,从漏风的厂房起步到稳稳站上市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韧劲?王来春的每一步,不是血拼出来的,就是用胆识和心力扛出来的。
当然,吃苦耐劳只是基础。有眼光才是关键。富士康嫌弃的小订单,她当成香饽饽;奇瑞被嫌弃留下的漏洞,她定位为机会。这一手精准投资看似胆大妄为,却并非盲目。就像她能在苹果 AirPods 良品率上攻克技术难关,靠的不是蒙,而是十几年行业经验攒出来的硬实力。换句话说,她的每一次冒险,都藏着别人看不到的底牌。
更值得一提的是王来春兄妹的团结。二哥王来胜在创业初期掏空积蓄支持妹妹,后来妹妹用实诚回报兄长,兄妹之间不争权、不内斗,始终同心协力。这种家族企业风气别说在国内,放眼全球企业界都是独树一帜。谁不希望事业有成后家族能拧成一股绳,可现实里多少家族企业刚有点起色,鸡飞蛋打,最后争得彼此陌路。
王来春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除了拼、除了智,还有她骨子里流露出的那一点人品与感恩。从不忘记富士康这些年对她的提携,懂得饮水思源,她用“踏实做配套”的行动回应郭台铭当年的信任。生意做得好,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做人做得稳。
如果要从她的故事中学习什么,那就是:吃苦耐劳是一切的基础,眼光与策略是成功的保障,而家族的和谐和感恩之心,则是让好事长久的必要条件。这160亿的背后,藏着一种生活哲学:再普通的人只要熬得住、拼得起、看得远,也能走出一条“村子到世界”的逆袭路子。
所以,当我们羡慕她开张吃了十年时,也别忘了问自己,这么稳、这么拼,这么感恩的态度,你有没有?还是说,成功只关别人的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