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海与华为合作成效显现,新M7订单突破9万台

#美女#

从弹簧厂到问界爆款 张兴海的造车路与智慧选择

那家曾经负债累累的重庆小康,如今生产线正昼夜不停地运转。22小时连轴转的凤凰工厂里,每105秒就有一台问界M7下线。而在第三工厂,优化后的生产节拍将达到60秒一台——即便如此,完成现有订单仍需百余天。

张兴海与华为合作成效显现,新M7订单突破9万台-有驾

这种转变始于三年前那个关键抉择。当张兴海决定与华为深度合作时,业内充满质疑。如今,问界M7上市41天揽获9万订单,M8的8万订单也只用了31天。数字背后,是战略眼光在发光。

张兴海的造车智慧,在于懂得“借势”。从八十年代做弹簧,到2003年用制造能力换取东风整车资质,再到与华为合作——他始终在寻找合适的伙伴。这不是简单的依赖,而是资源整合的艺术。东风提供供应链支持,华为贡献智能技术与渠道,重庆政府通过产业基金稳固产业链。多方合力,缺一不可。

张兴海与华为合作成效显现,新M7订单突破9万台-有驾

当下车企陷入价格战时,问界却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M9在50万元以上细分市场占据28%份额。这绝非偶然。收购特斯拉联合创始人的公司获取增程专利,自研电驱系统,加上华为生态加持——技术底蕴才是支撑价格的基石。

张兴海与华为合作成效显现,新M7订单突破9万台-有驾

造车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张兴海从八千元起步到如今市值千亿,他的经历印证了一个道理:找准自己的位置,借该借的东风。在智能电动车的浪潮中,这种务实与远见的结合,或许比任何颠覆口号都更有力量。

张兴海与华为合作成效显现,新M7订单突破9万台-有驾

流水线依然在高速运转。工人们三班倒,机器几乎不停歇。但这不只是产能的竞赛,更是一场关于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实践。下一个十年,这种合作模式或将写下新的注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