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电动车的新规定让很多人心里犯了嘀咕,尤其是家里那辆骑了好几年的电动车,现在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自由上路,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不少人都在问:“我这车刚买没多久,怎么突然就要考驾照了?”“我那辆跑得挺快的超标车,是不是就成了一块废铁?”这些担忧和疑问,确实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
这阵风不是凭空刮起的,背后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出行安全,今天咱们就花点时间,把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掰开了、揉碎了,用大白话好好聊清楚,让大家心里有个底。
首先得明白,为什么要有这些新规定。
咱们国家是名副其实的“电动车大国”,马路上跑的电动车数量已经超过了三个亿,这个数字非常惊人。
车子多了,问题也就跟着来了。
过去很多年,市面上的电动车五花八门,有些车子外观看着是电动自行车,可一拧油门,速度比小轿车起步还快,重量也大,但刹车和车身结构却跟不上,这就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交通事故的数据显示,很多涉及电动车的事故,都和车辆超速、超重有直接关系。
为了让大家骑车更安全,让马路上的交通更有序,国家在2019年正式实施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新国标”。
这个标准的出台,就是为了给电动车定下一个明确的规矩,让它回归到“非机动车”的本质属性,从源头上减少马路杀手。
所以,现在所有的管理措施,都是围绕着这个新国标展开的。
那么,最核心的问题来了:我的车到底要不要考驾照?
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得先给自己的爱车做个“体检”,看看它属于哪个类别。
按照新国标,现在的电动两轮车被清清楚楚地分成了两大类。
第一类,是完全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
这类车有几个很明显的特征:首先,它必须有脚踏板,就是说在没电的时候,你可以像骑自行车一样用脚蹬着走;其次,它的最高设计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每小时;最后,包括电池在内的整车重量不能超过55公斤。
如果你的车子满足这几个条件,那么恭喜你,它在法律上被认定为“非机动车”。
对待非机动车,管理就相对简单。
你只需要带着购车发票、车辆合格证和个人身份证,到当地的交管部门给它上一个正式牌照,通常是绿色或者蓝色的,拿到一个类似小本本的行驶证之后,就可以合法上路了。
最关键的一点是,骑这种合规的电动自行车,是完全不需要考取任何驾驶证的。
这一点大家一定要记清楚,别被一些不实信息误导了。
第二类,就是那些速度更快、动力更强的“电动摩托车”。
怎么判断呢?
很简单,如果你的车没有脚踏骑行功能,或者它的最高时速超过了25公里每小时,那么不管商家当初是怎么跟你说的,它在法律层面都已经被划归为“机动车”的范畴了。
机动车就要按照机动车的规矩来管理。
这类车上路,必须满足“双证齐全”的条件。
第一个证,是机动车行驶证,需要去车管所办理注册登记,上的牌照是黄色的,和摩托车一样。
第二个证,就是机动车驾驶证。
你需要根据车辆的参数,考取对应的F证(准驾轻便摩托车)或者E证(准驾普通二轮摩托车)。
这两个证件,缺一不可。
如果你骑着一辆电动摩托车,却没有相应的驾驶证,那就等同于无证驾驶机动车,性质就完全变了。
说完了新车,我们再来聊聊大家最头疼的“历史遗留问题”——那些在新国标出台前购买的超标车。
这些车既不符合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规定,很多也没有被列入工信部的机动车产品目录,身份非常尴尬。
对于这部分存量巨大的车辆,各地政府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强制报废,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了不同的过渡方案。
一种是比较人性化的“过渡期管理”。
像北京、上海等城市,就为这些超标车设置了三到五年的过渡期。
在规定的时间内,车主可以为车辆申领一个临时的白色或橙色牌照。
在过渡期内,车辆可以凭临时牌照上路行驶,并且暂时不需要驾驶证。
但这就像一张有时效的通行证,过渡期一结束,这些车辆就必须依法报废或进行置换,不能再上路了。
这种方式给了车主一个相对宽松的缓冲时间,来适应新规和更换车辆。
另一种是“限期淘汰”模式。
有些城市,比如西安,就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时间表,要求所有的超标电动车必须在某个具体日期前(例如2024年底)完成报废或者以旧换新。
过了这个截止日期,再骑着超标车上路就属于违法行为,会面临严厉的处罚。
这种方式虽然直接,但目标明确,能够加速城市交通的规范化进程。
还有少数城市采取了更为严格的措施,对于那些连临时备案都没有做的超标车,一旦被查处,就是直接扣车罚款,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最后,我们必须严肃地谈谈无证骑行的后果。
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就是罚点钱嘛,我小心点骑,应该不会被抓到。
这种侥幸心理千万不能有,因为一旦出事,后果可能远超你的想象。
首先是法律层面的处罚。
如果你骑的是需要驾照的电动摩托车,却没有任何证件,这就构成了“无证驾驶机动车”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可以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并且可以并处15日以下的行政拘留。
为了图一时方便,把自己送进拘留所,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更麻烦的是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
无牌无证上路,本身就是一种违法状态,这会让你在事故责任认定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保险理赔。
一旦发生碰撞,保险公司完全有理由因为你“无证驾驶”或者“驾驶不合规车辆”而拒绝赔付你的任何商业保险。
更严重的是,即使事故中对方是全责,法院在判决时,也可能因为你的车辆不合规、你本人无权驾驶等违法情节,判定你自身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之前成都就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车主骑着超标电动车被一辆小汽车撞倒,交警认定小汽车司机负事故全部责任。
可是在后续的民事赔偿诉讼中,法院认为,虽然对方全责,但该车主驾驶不合规的超标车上路,本身也增加了道路交通的风险,存在过错,最终判决他自己要承担30%的经济损失。
结果,他不仅要忍受伤痛,还要自己掏三万多块钱的医药费,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这个教训告诉我们,遵守法规,不仅是对他人负责,更是对自己最重要的保护。
其实,面对新规,大家也不必过于焦虑。
淘汰超标车并非只有报废一条路。
很多城市为了鼓励大家更换合规车辆,都推出了“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
把你的旧超标车交给指定的回收点,可以抵扣几百到上千元不等的购车款,用来购买一辆全新的、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既安全合法,又经济实惠。
这或许是处理手中“烫手山芋”的最好方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