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众多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视频,称在小米汽车工厂偶遇雷军和王传福会面。
那场景,雷军以主人姿态,亲力亲为地给王传福讲解,看上去颇有几分深意。地点是小米引以为傲的生产线,这仿佛是一场实力的展示。
不少人看到这一幕,就兴奋高呼“在一起”,觉得小米的产能问题有救了。毕竟比亚迪的制造能力有目共睹,若王传福松口帮忙,小米工厂产能或许能迅速翻倍。
但别忘了,这是商业世界,不是江湖义气之地。王传福能把比亚迪发展到如今这般规模,靠的是精明的生意盘算。
其实,小米和比亚迪早就深度绑定。哪怕没有这次会面,他们也是相识多年的老伙伴。你手里的小米手机,很可能就是比亚迪电子制造的。
比亚迪不仅给小米代工手机,还服务华为、苹果,这可是一年上千亿的大生意。在汽车领域,小米SU7+标准版用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第二款车YU7也用其电池,电池和电子代工早已将两家公司紧密相连。
这次见面,看着好像是供应链大客户和顶级供应商的例行拜访,却因为双方加上老板的身份,而显得格外不同。
那么,是否有更深合作的可能?当然有,但“更深”并非很多人所想的“代工”。
小米当下最大的痛点是产能,SU7、YU7订单多到交不了车,本是幸福烦恼,处理不好却会伤及品牌。比亚迪有富余产能和成熟生产管理经验,租给小米看似稳赚不赔,还能巩固行业地位。
但雷军会愿意吗?他大力宣传小米汽车全栈自研和自建工厂,如果核心整车组装交给比亚迪,“小米模式”的故事该如何讲下去?这就好比苦练厨艺开餐厅,却告诉顾客菜是隔壁厨子做的,显然不合适。
所以代工这条路,现阶段雷军不会轻易选,这关乎面子,更关乎小米汽车品牌根基。
那他们谈什么?答案或许在胡峥楠身上。他跟着雷军和王传福一起参观,身份关键。他是顺为资本合伙人、雷军投资搭档,还担任过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参与过比亚迪F3的设计研发。
这样一个懂技术、资本,又了解双方的人出现在这场合,绝非偶然。
这种合作,可能在技术层面。比亚迪有电机、电控等一整套成熟三电系统,小米是否会采购更多比亚迪零部件来降低成本、加快研发速度?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激烈的“修罗场”,自研所有东西不现实,巧妙借助成熟供应链,才是生存关键。
也可能在资本层面。顺为资本会不会与比亚迪在某些新兴技术领域共同投资?比如固态电池、智能驾驶芯片等。雷军和王传福都明白,单打独斗已过时,团队合作、建立技术联盟,才能在未来竞争占优。
这次见面,更像是一次“战略互探”。双方都在试探彼此的底线和需求,寻找合作的契合点。他们深知,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合作是趋势,但合作的方式和程度需要谨慎权衡。
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双方能有更深入合作,或许会带来更好的产品和体验。对于行业来说,两大巨头的联动可能引发新的变革。
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他们接下来会如何落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