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花三四十万买增程大SUV?一句话点破原委,好多人看完流泪了

最近一两年时间,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当迅猛,很多小伙伴都愿意接受、认同新能源汽车,尤其是30万以上的中高端车型,以前基本上都是和国产车绝缘的,但是现在,包括理想、鸿蒙智行、极氪等品牌的高价位车型,销量还都非常不错,有些甚至将豪华品牌同等价位的车型,远远甩在了后面……

但是大家也都发现了,三四十万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其实从销量比例上来说,插混和增程还是占比比较大的。之前我们就不止一次说过,到了三四十这个级别,纯电车的整体体验要比插混和增程好很多,不管是整体续航里程还是充电速度,都是非常不错的。比如理想i8、蔚来ES8等,不仅空间尺寸很大,而且续航和充电几乎没有短板,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完全没有必要上插混或者增程。但是这些插混和增程,就是卖得很好,很多人就是不愿意上纯电,这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哪怕小编自己也是一辆40万级别增程式电动车的车主。

谁在花三四十万买增程大SUV?一句话点破原委,好多人看完流泪了-有驾

这种局面,被一位资深的媒体老师,几句话就给点破了!之前刚刚“吹哨”了汽车行业“小订过万”数据造假的著名汽车媒体人吴佩老师,发表了关于为什么很多人花三四十万买插混和增程大SUV的看法,抛出了一个令人泪目的观点——他们都是“混得不错的异乡人”。

谁在花三四十万买增程大SUV?一句话点破原委,好多人看完流泪了-有驾

按照吴佩老师的表述,如果一个人从原生家庭开始,就在一个城市出生和成长,那么他会选择一辆纯电车,因为他们左右的圈子,可能都在这辆纯电车的满电甚至“半电”续航范围内,所以选择纯电车是“无痛”的。

而只有那些离家的孩子,才会把一年几次的长途奔袭当作虔诚的皈依路,这条路再难走也得走,有很强的仪式感,孩子们长得再大,也要回到那里。而那颗能烧油的发动机,是回家路上重要的保障……而这些人,从小城市、农村考出来,在大城市立足,他们付出了更多努力,他们更能接受创新……

谁在花三四十万买增程大SUV?一句话点破原委,好多人看完流泪了-有驾

看到这里,小编我似乎一下子就梳理明白了,为什么在两三年前,要买一辆40万级别的6座增程式电动车了。我从甘肃最偏远的山村走出来,从小学开始离家,经历了十几年,接近二十年的攀爬,终于在省会城市落脚,又经历了10年的积累和耕耘,终于能买得起一辆稍微不错的车了,而这辆车一定是我奔向来时路最坚强的伙伴,所以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买这辆车,“参考”的场景,几乎都来自老家。

谁在花三四十万买增程大SUV?一句话点破原委,好多人看完流泪了-有驾

老家至今没有完全通上柏油路,下雨、下雪出山很不方便,所以必须要是SUV,还必须要有四驱系统;老家离省城500多公里,过年回家的时候,正是一年中几乎最冷的时候,纯电车续航会大幅度下降,增程器就是腊月二十几匆匆回家让人心安的保障;老家、小家加起来有10口人,家里只有一辆5座车,如果能有一辆6座车,转亲戚的时候,就都能拉上了,还能腾出一个座位拉点东西……这些乱七八糟的需求,可能是在同一个城市出生、成长、生活的小伙伴,难以理解的。

谁在花三四十万买增程大SUV?一句话点破原委,好多人看完流泪了-有驾

所以其实作为一个媒体人,我们日常可能会从技术、产品、配置等多个方面来考量一款产品,但是我们也看到,很多人对于汽车产品的场景划定,基本上都圈定在城市之间,很少会有车企关注到我们这些“异乡人”,那藏在心底的羁绊和牵挂。作为一个30多岁的中年人,我在城市安家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始终无法真正拥有归属感,似乎只有那个出生、成长,至今还没有通柏油路、自来水的小山村,才是一生要去追逐的回家路。

谁在花三四十万买增程大SUV?一句话点破原委,好多人看完流泪了-有驾

其实吴佩老师算是点出了一个大家可能都忽略掉的原因,那些在一个城市“混得不错的异乡人”,在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比如十一假期、春节等,都是要回到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这个过程,可能要比汽车本身的参数、配置这些更加重要。所以读懂了这个过程,和异乡人的羁绊,也就读懂了,为什么那么多人花三四十万买一辆插混和增程的大尺寸SUV。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