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型SUV市场大洗牌!8月第二周销量榜:小米YU7登顶,途昂排11
中大型SUV这块硬骨头,真被小米给啃下了!
这话听着邪门,但真就发生在眼前。小米YU7月销量6042辆,作为7月6日才正式交付的新车,这成绩让人刮目相看。要知道,SUV市场可比轿车市场难伺候多了,消费者挑剔得很。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理想L6以14830辆位居榜首,是唯一一款超过万辆的车型,但这种统治地位看起来岌岌可危。小米这个科技圈出来的”愣头青”,硬生生在汽车老炮们的地盘上杀出血路。
小米凭啥能”抢班夺权”
小米YU7起步价25.35万元,比Model Y起步价便宜1万元,这价格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在豪华SUV市场炸开了花。雷军这老狐狸,玩的就是降维打击。
你说小米没经验?人家可不这么干。1250公里的北京到上海路程,雷军亲自跑了两趟,早上六点出发,晚上九十点到。这种较真劲儿,传统车企的老总有几个能做到?
更关键的是,小米YU7交付周期标准版为57-60周,Pro版为48-51周,Max版为42-45周。换句话说,现在下单至少等车10个月。这种供不应求,比什么广告都管用。
理想和小米的”兄弟阋墙”
理想汽车6月交付量破3.6万辆,但仔细看月度数据会发现问题。今年前几个月,理想被小鹏超越了,后来又被零跑抢了风头。现在小米YU7来势汹汹,理想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零跑汽车6月份月交付量已接近5万辆,与理想汽车差距拉大到1.2万辆以上。这种”理想平替”策略,简直就是在理想伤口上撒盐。
但理想也不是吃素的。理想L7为6237辆排名第三,理想L8为3088辆排名第11,多车型布局还是起了作用。只是面对小米这种”降价+堆配置”的打法,理想确实有点招架不住。
传统豪华品牌的”中年危机”
最惨的还得算宝马X5。以前这车就是中大型SUV的脸面,现在呢?仅宝马X5一款外资品牌车型上榜,这话听着就扎心。
途昂的日子更不好过,从销量冠军掉到了第11名。想当年,途昂刚上市那会儿,30多万的价格愣是卖得比汉兰达还火。现在碰上一堆新能源车型,传统燃油车真的是”时代的眼泪”了。
2025年一季度GDP增长5.4%,但消费贡献率仅52.8%,居民储蓄率35%以上。这种经济环境下,消费者更精明了,不再为品牌溢价买单,而是看实实在在的性价比。
新势力的”神仙打架”
零跑旗下各个车型销量表现几乎都不错,零跑C10累计销量突破5万辆,零跑C11紧随其后达到了4万辆。这种全面开花的局面,让其他新势力眼红得很。
小鹏2025年上半年累计交付新车197189辆,同比大涨279%。这”触底反弹”的故事,比电影还精彩。
蔚来虽然累计销量114150辆,同比增长31%,但在产品线不断丰富的背景下,这个增速显得有点保守了。
市场变天背后的逻辑
说白了,这轮洗牌的核心就是智能化和电动化。目前绝大部分销量都是由自主品牌供应的,且均为电动车。传统燃油车在这场竞争中,就像拿着大刀长矛对付机关枪。
约50%居民年收入低于4万元,YU7起售价相当于其6-8年收入总和。但奇怪的是,越是经济压力大,消费者越愿意为科技买单。这种反常现象,恰恰说明了智能汽车的吸引力。
小米YU7上市发布会结束后3分钟,大定数量就突破了20万台。这种火爆程度,连特斯拉都得让三分。
未来谁主沉浮
从目前的趋势看,传统豪华品牌的好日子是过去了。消费者不再迷信BBA的光环,而是更看重实用性和性价比。小米YU7的成功,给整个行业上了一课:在智能化时代,技术才是硬道理。
特斯拉2025年1-5月累计销量为201926辆,相比2024年同期的219056辆出现了小幅下滑。连特斯拉都感受到了压力,更别说其他传统车企了。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于2025年6月中旬已然竣工,预计产能爬坡后产出可达一期的水平,月产能约2.8万辆。等产能跟上了,小米YU7的销量表现估计会更加抢眼。
这场中大型SUV市场的洗牌,才刚刚开始。理想、小米、零跑这些新势力,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定义豪华。而那些还在吃老本的传统品牌,是时候醒醒了。
你觉得小米能把这个势头保持下去吗?还是说理想会重新夺回王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