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怎么着?
我跟你说,现在车圈那帮搞新科技的,简直是把“喜新厌旧”玩出了新高度。
我干新闻这行十来年了,做科技报道,说实话,这“快消”的劲儿太足。
新车一出,甭管是电动的还是油车的,都恨不得把自己包装成“未来科技的化身”。
可这玩意儿,就像我前阵子追一个什么AI算法的突破,刚写完稿子,那边就冒出个新的,我这篇稿子立马就“过期”了。
你说气人不气人?
这不免让我想起一个老玩意儿,第六代雅阁。
我记得那会儿,我刚入行没多久,特能折腾。
有一次,为了拍个深度报道,我非要去搞一台老车,那时候大家都在追新,我偏偏对那些“老古董”感兴趣。
我琢磨着,一个东西能用多久,比它刚出厂多牛逼,更能说明问题。
说实话,我最早对这代雅阁的印象,就是“耐用”。
它就像我小时候住的那个大院儿里的老槐树,年年夏天都得在那儿乘凉,看着它枝繁叶茂,你就不担心它哪天突然就倒了。
这不,广汽本田最近就干了件特轴的事儿。
他们把一台跑了百万公里的第六代雅阁给拽出来了。
百万公里!
你算算,这得跑多少趟北京到上海?
多少趟长城脚下再折返?
我对这事儿特别上心,因为这不光是车的事儿,这是跟“时间”较劲。
我记得有一次,我为了拍个片子,非得找个跑了特别久的车做对比。
结果找来一台跑了六十万公里的第七代雅阁。
那车,说实话,外观看着就沧桑,但一上测试台,那股子劲儿可一点没减。
零百加速,10.1秒,你说这像个跑了六十万公里的车吗?
它就像个退役的老兵,看着没啥精气神,可真让他上战场,该有的本事一样不差。
对了,我差点忘了说我之前搞砸的一件事。
有一次我为了证明某个新电池技术“能跑远”,非得让测试车连续跑,结果跑了不到一半路程,电池突然歇菜了。
当时我急得直冒汗,老板的脸比锅底还黑。
为啥?
因为我光顾着看“数字”上的潜力,没看“时间积累”的沉淀。
现在,这百万公里的第六代雅阁,就要挑战24小时高环耐力赛。
全油门,不间断,这是对一台车机械极限的终极审判。
这事儿,我一看就乐了。
这帮搞技术的,真是死心眼儿。
他们拿出了这车出厂前的设计图纸,说那发动机缸体,出厂前就得扛住百万次疲劳测试。
这玩意儿,就好比一个人从小就练铁砂掌,你让他后半生干点体力活,自然比那些只会玩手机的年轻人抗造。
你看那底盘,都做了防腐处理。
二十多年,风里来雨去,它没散架,转向照样精准。
这就像老北京的胡同,多少风雨冲刷,那青砖灰瓦,该立着还是立着。
广汽本田的品控,他们自己管那叫“120%合格率”。
听着挺玄乎,其实说白了,就是不给自己留后路。
该测的测,不该测的也得测。
他们非得把车逼到绝境,确认它死不了,才算完事儿。
所以,我跟你说,现在这圈子里,大家都琢磨怎么用最新的芯片、最新的算法来“忽悠”人。
可这台老雅阁,它不说话,它只用轮子转动来告诉你:靠谱,才是硬道理。
这周末,他们要直播跑。
我估计,到时候场面肯定比看什么科幻大片都带劲。
这老家伙,它跑过的每一公里,都是在打那些“快消”新车的脸呢。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