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多年死活不降价的3款合资车,如今却直降5万起,你会买吗?
曾经,有多少车企在他们的黄金时代里,意气风发,许下过不降价、不妥协的豪言壮语?他们充满信心,不惧任何挑战,似乎永远不会在降价这个问题上低头。那时候,买一辆心仪的合资车,就像娶一位高傲的公主,需要付出高昂的“彩礼”。可如今呢?市场风向变了,新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消费者的选择多了,手里的钱包也变得更挑剔了。曾经的“高冷”品牌,也不得不放下身段,走进寻常百姓家。这不,有三款曾经“死活不降价”的合资SUV,如今纷纷亮出底牌,直降5万起,价格跳水,诚意满满。这背后是市场寒冬的无奈,还是品牌战略的调整?对于咱们这些持币待购的消费者来说,这波“真香”降价,到底是抄底的好时机,还是背后藏着什么“坑”?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三款车,看看它们值不值得你掏腰包。
第一款:日产楼兰,从“高岭之花”到“邻家大哥”。说实话,楼兰这款车,在日产SUV家族里一直有点“特立独行”。它不像奇骏那样走实用路线,也不像逍客那样主打年轻,它走的是舒适豪华风。记得几年前,楼兰的指导价可是相当坚挺,动辄二十七八万起步,让你觉得它就是为那些追求生活品质的中年成功人士准备的。如今呢?经销商报价直接打到17.78万起,最高降幅达到6.1万,这简直是“骨折价”了!外观上,楼兰的大尺寸中网配上亮色镀铬,还有那倒三角的LED大灯,辨识度依然在线,虽然设计不算新潮,但胜在大气稳重。坐进车内,最打动人的还是那个“大沙发”座椅,日产的“零重力”可不是白叫的,厚实、柔软,对身体的贴合感极好,后排空间宽敞,座椅靠背还能三向调节,长途驾驶的舒适性没得说。配置上,360度全景影像、主动刹车、车道偏离预警这些主流的安全配置都有,日常使用绰绰有余。但它的动力系统就有点“佛系”了,2.5L自吸发动机配CVT变速箱,最大马力也就186匹,开起来平顺是平顺,但想要点激情?那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网友调侃说:“楼兰开起来像一头温顺的牛,不快,但很稳,适合载着家人慢慢享受生活。” 缺点也很明显,内饰的塑料感还是有点重,中控屏幕尺寸偏小,科技感不足。所以,如果你追求的是极致的舒适和家用,对动力要求不高,那现在这个价格的楼兰,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款:本田UR-V,从“硬汉”到“暖男”。本田UR-V,定位中型SUV,和冠道是姊妹车型,主打大空间和高配置。以前的UR-V,价格也是居高不下,2.0T版本动辄就要30万往上,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如今,最高降幅5.2万,1.5T版本20万出头就能拿下,2.0T版本也来到了27万左右,性价比瞬间凸显。外观上,UR-V的前脸采用了熏黑蜂窝状格栅,配合贯穿式尾灯,整体看起来运动感十足,比楼兰更显年轻。内饰用料很扎实,大面积的皮革包裹,质感出色,中控层次感清晰,12英寸的液晶仪表和10.1英寸的中控屏也跟上了时代。最让人惊喜的是,它全系标配了L2级Honda SENSING辅助驾驶系统,这在同级别里可是不多见的。动力方面,提供了1.5T和2.0T两种选择。1.5T发动机188马力,日常代步完全够用;2.0T发动机261马力,匹配9AT变速箱,动力强劲,开起来很有“本田范儿”。底盘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还有适时四驱可选,操控和舒适性兼顾。有网友评价:“UR-V就像一个全能型选手,空间大、配置高、动力强,缺点嘛,就是油耗有点高,尤其是那台2.0T,一脚油门下去,心都在滴血。” 另外,它的第三排座椅比较鸡肋,只能应急,不适合长时间乘坐。总的来说,UR-V这次降价,让它从一个“高冷”的选手,变成了一个“性价比超高”的暖男,如果你想要一辆动力强、配置高的中型SUV,现在入手正合适。
第三款:RAV4荣放,从“硬派”到“亲民”。RAV4荣放,丰田的全球战略车型,销量常年霸榜。它一直以皮实耐用、保值率高著称,但价格也一直比较坚挺。如今,最高降幅5万,14.68万就能买到入门版,这价格直接杀进了紧凑型SUV的“红海”。外观上,荣放采用了家族式的设计语言,点阵式进气格栅、硬朗的线条,让它看起来很有“野性”,像个硬汉。内饰虽然用料不算豪华,但大面积的软质材料覆盖,加上缝线和镀铬修饰,质感还是不错的。中控配备了12.3英寸全液晶仪表和10.25英寸中控屏,支持CarPlay、CarLife等手机互联,智能化体验提升了不少。配置方面,L2级驾驶辅助、全速自适应巡航、360度全景影像这些该有的都有,安全性和便利性都很到位。动力系统是它的强项,提供了2.0L自吸、2.5L混动和2.5L插混三种选择。2.0L车型平顺省油,混动版更是省油利器,百公里油耗低至6.4L,特别适合家用。“开不坏的丰田”这个梗,在荣放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维修保养便宜,保值率又高,难怪网友都说:“买荣放,图的就是一个省心。” 但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内饰设计比较保守,车机系统反应有点慢,隔音效果一般,高速上风噪和胎噪比较明显。不过,考虑到它现在这么亲民的价格,这些小缺点似乎也都能接受了。
这三款曾经“死活不降价”的合资车,如今集体“跳水”,降幅均在5万以上,这背后反映的是合资品牌在面对新能源车和自主品牌双重夹击下的无奈与妥协。它们用价格换来了市场,也给了我们这些消费者更多的选择。那么问题来了,面对这样大幅降价的“真香”合资车,你是会选择抄底入手,享受高性价比和成熟可靠的技术,还是会持币观望,等待更新的车型或者考虑更具科技感的新能源车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