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炮轰新能源车企:车不是第二个手机!别再用大屏幕忽悠消费者

新能源车乱战该停停了

院士炮轰新能源车企:车不是第二个手机!别再用大屏幕忽悠消费者-有驾

最近新能源车市场打得头破血流,你降三万我降五万,可专家刘科却站出来泼冷水。知道吗,国内19家车企赚的钱加起来,还抵不上丰田一家。这仗再打下去,怕是要出大事。

屏幕比电视大,车里能唱歌,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真有必要?刘科直接开怼:车不是手机,安全可靠才是根本。现在车企为了抢客户,把车价砍到骨头里,可降价的车你敢买?电池会不会偷工减料,刹车会不会失灵,这些才是要命的。

更扎心的是,电动车在东北根本玩不转。零下20度电池续航直接腰斩,车主裹着棉被开车成常态。但沈阳人却偷偷笑了,他们用的甲醇混动车加一次能跑800公里,关键每公里油费才3毛钱。原来当地把便宜的煤变成绿色甲醇,重卡司机算过账,比柴油车省下近一半油钱。

院士炮轰新能源车企:车不是第二个手机!别再用大屏幕忽悠消费者-有驾

说到续航焦虑,专家的话更戳心窝子。600公里续航看着漂亮,可谁天天跑长途?为了那1%的可能,多背几百公斤电池,剩下99%时间都在做无用功。贵阳出租车早想通了,清一色改烧甲醇,新疆运西瓜的大货车也开始跟风。

最打脸的是充电桩神话。改个加油站才花几万块,既能加油又能充电。可某些地方非要砸钱建充电站,结果车主排队等充电,充电桩却锈成了废铁。哈尔滨和杭州已经悄悄用上甲醇混动大巴,明年的亚冬会全要换成这种车,这不比充电两小时排队五小时强?

欧美市场更是一盆冷水浇下来。咱们电网都扛不住全民电动车,何况那些老掉牙的国外电网?有车企把车运到欧洲,结果发现充电桩比熊猫还稀有。

院士炮轰新能源车企:车不是第二个手机!别再用大屏幕忽悠消费者-有驾

说到底,新能源车不能一条道走到黑。轻量化技术十年没突破,车身越来越重,电池越装越多,这不成了死循环?与其砸钱搞大屏幕,不如想想怎么让车少耗电。

看着满大街降价促销的新能源车,突然想起刘科那句话:汽车是跑路的,不是电子玩具。当车企都在比谁更会割韭菜时,是不是该有人想想,车首先得是辆靠谱的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