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2025年的中国车市,已经不能叫红海了,这得叫血池地狱,是修罗场。一堆新车跟下饺子一样往里跳,个个都觉得自己是天命之子,能一统江湖,结果扑腾两下就没了动静,连个水花都看不见。就在这么个大型“绞肉机”里,领克那个叫900的大块头,居然上市四个月卖了三万辆,这就有点道诡异仙的意思了。
这事儿坏了菜了,同行看了也得傻。按理说,现在这个阶段,你不把价格打到地轴,不把配置堆成压缩毛巾,你根本没法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可领克这操作,就突出一个“不合群”。大家都在喊“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开始疯狂掀桌子,恨不得把餐厅直接爆了。领克倒好,慢悠悠地表示,我们不降价,我们坚持品质,我们还要比之前卖得贵一两千。
这话说出来,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是什么?这是典型的“不装了,摊牌了”。翻译过来就是:你们卷你们的,我要开始整我自己的花活了。如果说之前别人是把蛋糕端走了,那领克现在这操作,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对手放过,他直接开始在旁边卖打火机了。
很多人分析说,领克900能成,是因为产品力牛逼,什么SPA Evo架构,什么EM-P超级增程,什么激光雷达全系标配。是是是,这些都对,但这些都是皮相。在今天的中国市场,技术和配置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你今天有,明天对手就能给你加大加大再加大,给你个青春版、荣耀版、Pro Max版。技术壁垒?不存在的,现在只有技术下水道,大家都在里面泡着,比谁憋气时间长。
真正的核心,领克的那个“道”,是它终于悟了。它悟到了一件事:造车,尤其是造高端车,本质上不是一门工业,而是一门玄学。
你看,为什么有人愿意加价买奔驰?是那几个沙发真的值几十万吗?不,是那个三叉星标。为什么特斯拉被人天天骂,销量还那么硬?因为马斯克就是最大的产品力。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领克花了九年时间,终于把自己从一个工业品,修炼成了一个玄学品牌。
它的修炼法门,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大型“不务正业”的典范。
我作为一个被各种新势力发布会PPT轰炸到头皮发麻的中年人,早就看透了。什么智能座舱、自动驾驶,都是虚的。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比什么激光雷达都好使。所以当别的车企还在卷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时候,领克在干嘛?它在开Co客大会,在搞性能车俱乐部,在卖衣服,卖户外装备,卖宠物用品。
这简直是典中典的降维打击。你跟它聊车,它跟你聊生活方式。你跟它聊性价比,它拉着四万多会员跟你聊“我们是一家人”。这就问你怕不怕?
最骚的是,这套“不务正业”的组合拳,年营业额居然能干到2个亿。两亿啊朋友们!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领克已经不需要单纯靠卖车赚钱了,它已经打通了任督二脉,开始靠“信仰”收费了。当一个用户,开着你的车,穿着你的衣服,用着你的露营装备,带着挂着你品牌项圈的狗,去参加你组织的派对时,你觉得他换车还会考虑别的牌子吗?不可能的。他已经不是消费者了,他是信徒,是这个品牌人格化的延伸。这哪是护城河,这简直是给自己套上了一层金钟罩铁布衫,刀枪不入。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快成领克野生销售了,但讲真,这套组合拳确实有点东西。它绕开了最惨烈的价格战正面战场,开辟了一个“用户蟠桃会”的侧翼。说白了,就是把4S店开成了网吧,把车友会整成了大型线下交友平台,顺便卖点周边把钱挣了。
所以你看,领克说自己坚持价值,不打价格战。一方面,这确实是高端品牌该有的体面。但另一方面,我总觉得这有点口是心非,是不是也因为正面战场太血腥,先避其锋芒,用另一种方式给用户灌迷魂汤?说实话,我到现在都分不清领克和极氪到底谁是谁家的娃,吉利这族谱比红楼梦还乱。
但能过,就是能过。领克用实际行动证明,在掀桌子式的竞争里,最好的手段,不一定是把桌子掀了,而是直接把整个餐厅买下来,改成自己的私房菜馆,只招待自己人。这帮人简直疯了!
所以,领克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是那个所谓的“用户型企业”吗?是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名词吗?
不。
是他们终于想通了,在这个荒诞的时代,卖车,可能真的不如卖T恤和狗绳赚钱。这才是商业的终极奥义。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