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L DM新申报曝光,纯电续航有望突破200公里,成最大亮点!

纯电续航将突破200公里?比亚迪秦L DM-i新版本申报信息曝光,或将彻底改写插混市场格局。[工信部数据]显示,新款秦L DM-i将搭载20.79kWh电池包,WLTC纯电续航达130公里,NEDC工况下有望实现200公里续航,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比亚迪自身插混车型的纪录,更直接对标主流纯电车型日常通勤需求,成为其冲击月销2万台大关的关键砝码。

秦L DM新申报曝光,纯电续航有望突破200公里,成最大亮点!-有驾

在当前新能源市场中,插电混动车型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北方地区或充电设施尚未完全普及的三四线城市,兼具燃油经济性与无续航焦虑优势的PHEV车型,已成为越来越多家庭购车的首选。而比亚迪秦L DM-i自上市以来,凭借9.98万元起的亲民定价与“第五代DM技术”的高效能表现,迅速跻身销量前列。2024年8月,该车型单月销量达到16790辆,稳居插混轿车销量榜第二位,仅次于长期霸榜的秦PLUS DM-i。[中汽协数据]显示,秦L DM-i上市后连续六个月销量稳定在1.6万辆以上,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韧性。然而,在热销背后,消费者对其纯电续航能力的质疑也从未停止。现款在售车型仅提供10.08kWh和15.87kWh两种电池容量,对应WLTC纯电续航分别为60公里和90公里,即便在理想条件下,实际可用续航也难以突破100公里。相比之下,长安启源A05、吉利银河L6等竞品均已标配100公里以上纯电续航版本,部分高配车型甚至达到145公里(WLTC),这让秦L DM-i在城市通勤场景中的“电车属性”大打折扣。

秦L DM新申报曝光,纯电续航有望突破200公里,成最大亮点!-有驾

频繁充电带来的使用不便,是许多混动车主的真实痛点。一位来自北京的秦L DM-i车主坦言:“平时上下班往返60公里,基本能靠纯电完成,但一旦遇到堵车或多开一趟郊区,电量很快见底,就得切到HEV模式,油耗虽然不高,但心理上总觉得没‘榨干’混动的优势。”这种“纯电焦虑”在冬季尤为明显。当气温降至零下,电池活性下降,原本90公里的续航可能缩水至60公里以内,迫使用户更依赖发动机驱动,削弱了混动系统“以电为主”的核心价值。而根据比亚迪内部调研数据,超过73%的插混用户希望纯电续航能覆盖日常通勤一周的需求,即至少达到120公里以上(NEDC)。[比亚迪用户调研报告2024Q2]这一需求在一线城市的年轻家庭用户中尤为强烈。

秦L DM新申报曝光,纯电续航有望突破200公里,成最大亮点!-有驾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信部最新公示的秦L DM-i改款信息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申报信息显示,新车将新增一款20.79kWh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组,由弗迪电池提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为140Wh/kg,与现款15.874kWh版本共同构成双梯度配置。在WLTC测试工况下,20.79kWh版本纯电续航提升至130公里,按照NEDC标准换算,预计可达200公里左右,几乎翻倍于现款顶配车型。这一升级意味着,即便在冬季低温环境下,用户仍可保有120公里以上的实际纯电行驶能力,足以满足绝大多数城市用户的五日通勤需求,真正实现“一周一充”。更重要的是,随着纯电续航的延长,车辆在日常使用中对发动机的依赖将进一步降低,不仅能提升驾驶平顺性与静谧性,还能显著降低综合使用成本。按每公里电费0.1元、油费0.3元计算,若用户年行驶2万公里,其中1.5万公里使用纯电模式,相比传统燃油车可节省约3000元/年,相比短续航混动车型也能多省800-1000元。

秦L DM新申报曝光,纯电续航有望突破200公里,成最大亮点!-有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升级并未牺牲车辆其他核心性能。新款秦L DM-i在外观、尺寸及动力系统上均与现款保持一致。车身长宽高仍为4830/1900/1495毫米,轴距2790毫米,定位中型轿车,空间表现对标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等合资B级车。动力方面继续搭载比亚迪第五代DM-i插混系统,包含一台最大功率74千瓦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与两种规格的驱动电机——前驱版电机峰值功率120千瓦,四驱版为160千瓦。这套系统在热效率、NVH控制及能量回收效率上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亏电工况下百公里油耗可低至3.8升(NEDC),综合续航超过1200公里,兼顾了长途出行的经济性与便利性。

秦L DM新申报曝光,纯电续航有望突破200公里,成最大亮点!-有驾

从战略层面看,秦L DM-i大电池版本的推出并非孤立事件。同期申报的海豹07 DM-i同样有望搭载20.79kWh电池包,纯电续航突破200公里。这表明比亚迪正加速推进“长纯电续航”战略转型。过去,比亚迪为控制成本、拉低起售价,在混动车型上普遍采用较小容量电池,主打工薪阶层“油电同价”市场。但随着吉利、长安、奇瑞等品牌在混动技术上的快速追赶,尤其是吉利雷神混动、长安蓝鲸iDD等系统在性能与续航上的全面对标,比亚迪必须通过技术升级巩固领先地位。而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比亚迪在电池成本控制上具备天然优势,完全有能力将大容量电池下放到10万元级车型。据业内人士分析,2025-2026年,比亚迪或将逐步淘汰60公里纯电续航的入门级混动车型,全面转向100公里以上纯电续航的“准增程”模式,进一步模糊插混与增程的技术边界。

秦L DM新申报曝光,纯电续航有望突破200公里,成最大亮点!-有驾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过度追求纯电续航会增加整车重量与成本,影响操控与性价比。但数据表明,20.79kWh电池包仅比15.87kWh版本增重约40公斤,对整车能耗与操控影响微乎其微。且随着规模化生产,电池成本持续下降,预计新款车型起售价仍将维持在10万元以内,顶配不超过16万元,性价比优势依旧明显。对于消费者而言,更长的纯电续航意味着更高的使用自由度与更低的用车门槛。尤其是在电价稳定、油价波动的当下,用电出行已成为最具经济性的选择。即便在北方严寒地区,虽然电池性能会衰减,但200公里NEDC续航仍能提供100-120公里的实际可用里程,远优于60公里版本动辄需启动发动机的窘境。

秦L DM新申报曝光,纯电续航有望突破200公里,成最大亮点!-有驾

可以预见,随着新款秦L DM-i的上市,比亚迪将在插混市场构筑起更完整的产品矩阵:以秦PLUS DM-i主打极致性价比,秦L DM-i则凭借更大空间与更长纯电续航吸引注重品质的家庭用户。两者形成高低互补,共同抵御来自合资品牌与新势力的冲击。而从行业趋势看,混动车型的“纯电化”已是大势所趋。未来,谁能在保证燃油经济性的前提下,提供更接近纯电车的驾驶体验,谁就能赢得更多用户的青睐。比亚迪此举,不仅是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回应,更是对自身技术路线的一次重要升级。当“混动”不再只是“过渡方案”,而是成为一种长期可持续的主流出行方式时,真正的电动化普及才算真正开启。

秦L DM新申报曝光,纯电续航有望突破200公里,成最大亮点!-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