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破局,YU7交付四万,重塑电动赛道
三个月。四万台。这是小米YU7交出的成绩单。2025年9月25日,雷军在年度演讲中公布了这一数字。电动车市场再次为之一震。这不仅仅是销量。这是一场现象级的突破。背后是技术、市场和信心的三重共振。
续航,电动车的终极考题
里程焦虑困扰着每个潜在买家。但YU7用实测数据回应了质疑。三大权威媒体给出了答案:易车实测续航784公里。汽车之家极限续航同样达到784公里。懂车帝高速续航实测652公里。在-10℃低温环境下,它依然能实现单次满电续航436公里,达成率81.7%。这背后是技术体系的支撑。全系标配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冰甲电池技术将电芯温差控制在±2℃内。0.245Cd的超低风阻系数。每一项都是硬实力的体现。
家庭,成为核心主场
数据揭示了一个有趣现象。69%的YU7用户是家庭用户。其中有小朋友的家庭占比高达85%。后排空间和娱乐屏幕成为关键吸引力。车辆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它变成了移动的客厅。亲子空间。这解释了为什么女性用户比例达到30%。比SU7高出4.5个百分点。汽车消费正在吹进“新风”。
产能,一场极限冲刺
热销背后是巨大的交付压力。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这意味着什么?部分车型最初预计交付周期长达53-56周。但小米正在快速爬坡。上月交付量已达3.65万台。9月前三周已交付2.68万辆。工厂实行双班制,每天工作16小时。产能已冲到月产2万辆的水平。这是一个惊人的速度。
现象,超越汽车本身
经济学家厉克奥博点出了深层意义。“在整个汽车工业史上,从来没有谁能一下子能有这么高的订单量”。这反映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托举。和人们对未来的积极预期。消费者愿意为创新买单。不是没钱。而是缺少切中痛点的好产品。小米没有陷入价格战。它用产品力赢得了市场。起售价超过25万元。直接与传统豪华品牌竞争。这是中国制造向上的缩影。
四万辆只是一个起点。小米YU7正在挑战纽北赛道。继续打磨性能。电动车的竞争已进入新阶段。从追赶到并跑。现在开始领跑。这条路。还很长。但每一步都算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