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就天门山护栏撞坏事件致歉,营销反思边界热议

一辆国产SUV在999级陡峭石阶上失控下滑,撞碎景区护栏。这不是灾难片镜头,而是2025年11月12日发生在张家界的真实一幕。奇瑞风云X3L在“天梯”极限测试中因安全绳脱落导致事故,未伤人却撞碎了公众对汽车营销底线的信任。

这起事件背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顶峰相见”营销秀。奇瑞高管曾高调宣称这是“中国车从未有过的挑战”,试图复刻当年路虎攀爬天门山的传奇。但当技术验证沦为流量博弈,当公共景区变成品牌秀场,我们不得不追问:汽车营销的险招,究竟该由谁买单?

近年来,极限测试已成为国产车企的标配动作。从沙漠漂移、冰原穿越,到高空坠落、连续碰撞,再到此次攀爬步行栈道,车企争相以“破界”之名制造话题。金轩研究院报告显示,“极限挑战”已被列为2025年中国汽车十大营销趋势之一。在新能源车声量碾压燃油车的传播格局下,一次惊险视频的社交裂变,往往胜过千万广告投放。

但热闹背后,逻辑正在扭曲。全国已有17个国家级汽车测试场和3.5万公里开放测试道路,专业场地足以验证性能。偏偏有企业选择在游客通行的“天梯”上冒险,只为获取那几秒震撼画面。张家界文旅局回应“无需报备”,更暴露出监管空白——公共空间竟成商业试验田,游客权益让位于品牌曝光。

此类行为并非孤例。过去几年,运动品牌在珠峰大本营办跑鞋推广,手机厂商从悬崖抛机测抗摔,饮料品牌于瀑布边拍广告,皆以“创意”之名行扰民之实。公众的容忍度正迅速归零。人们开始意识到,所谓“挑战极限”,不过是将风险转嫁给社会的精致利己。

真正的技术自信,从不需要在999级台阶上证明。它藏在千万公里耐久测试的数据里,体现在用户十年如一日的口碑中。当一辆车必须靠撞坏护栏才能被看见,那它失去的,远比获得的更多。

流量不是免罪金牌,景区更非私人秀场。汽车营销可以向上突破,但不该向下失守。别让下一次“顶峰相见”,变成对公共规则的又一次践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