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众SUV途观L凭借9.2万辆销量稳居合资中型SUV前三,途昂Pro若延续策略将通过技术赋能和价格错位实现突围,成为市场新增长点

说实话,9.2万辆的销量数字摆在那里,上海大众途观L能稳居合资中型SUV前三,确实不容易。这不只是靠油电同智这样的战略听起来高大上,而是背后有不少细节值得琢磨。拿途观L Pro的智能化配置来说,L2级自动驾驶和双AI大模型技术是真正吸引年轻用户的法宝。这帮90后、95后年轻用户不是单看外观或者品牌,他们更盯着车里的智能体验能给生活带多大便利。前阵子朋友跟我说:你看这车投了那么多钱在软件升级,每年11次OTA,这够意思了。毕竟,比起仅靠硬件吹噓的那些,不断更新的功能体验会更打动消费者。

说到这儿,不得不往回稍微收一收调门。智能化配置确实是加分项,但销量的大战场里,价格才是最直接的拼刀。途观L的出众版十二万起,实在是下沉市场的利器。这样亲民的价格组合智能化卖点,组合拳打下来,才换来了9.2万的销量。对比同价位合资SUV,尤其那些动辄二十万以上的车型,途观L的确在渠道和用户心理上做了不少功夫。这里也反映出一个老问题:智能化永远不是独立的卖点,它要能和价格形成合力,否则很多人还是买不买得起和用得上吗的天平摆动太大。

上海大众SUV途观L凭借9.2万辆销量稳居合资中型SUV前三,途昂Pro若延续策略将通过技术赋能和价格错位实现突围,成为市场新增长点-有驾

然后说说大一号的途昂Pro 2026款。这车如果能用上途观L Pro的智能化技术,比如Travel Assist系统和高频OTA升级,那对它的市场突破很关键。途昂Pro的尺寸优势不言而喻,轴距碾压途观L,三排七座,后备箱容积2415L,这点特别合适移动客厅的需求。跟几个用户聊过,他们提到买中大型SUV时,一定要看空间能不能拉回来,鸽子笼似的布局没人喜欢。动力方面,2.0T高功率版的200kW和400Nm,7.6秒破百,油耗WLTC 8.35L/100km,能满足绝大部分家庭用户的动力需求和经济性平衡。

市场上,途昂Pro定位25万-30万价位还能做得好,这点有趣,因为它填补了途观L(17.8万起)和豪华品牌SUV之间的价格空白。老实说,这价格区间非常敏感,用户期待有豪华感却不想买豪华品牌传统贵价车,途昂Pro如果能精准把握,可能形成低价走量、高端溢价双线模式。但我得补一句:这策略听上去就像拿捏刚刚好,实际上执行难度可不小,稍有偏差就容易掉进价格陷阱。

上海大众SUV途观L凭借9.2万辆销量稳居合资中型SUV前三,途昂Pro若延续策略将通过技术赋能和价格错位实现突围,成为市场新增长点-有驾

说到供应链,不得不简单比喻一下。这就像厨房做菜,研发就是厨房主厨,供应链相当于食材采购和配菜老师傅。有了主厨的好思路,没有好新鲜的配菜,做不出味道鲜美的菜肴。大众的这种Pro家族共享技术和配置,像是厨房统一采购新鲜食材,一方面能保证品质,另一方面能大幅降低成本。技术复用和11次OTA升级年,这就像每顿饭都能给菜换点新配料、多点味道,没人能嫌乏味。

渠道下沉策略上,也比较像市场卖菜。途岳新锐版7万多的策略,结合金融方案比如5年零利率,极大降低购车门槛,这招很接地气。很多二三线城市和县城的用户,买车前看中的不光是车本身,还找银行贷款的利率能不能压低点,途昂Pro如果能学到这点,实际销量提升会很快体现出来。

上海大众SUV途观L凭借9.2万辆销量稳居合资中型SUV前三,途昂Pro若延续策略将通过技术赋能和价格错位实现突围,成为市场新增长点-有驾

插一句小跑题,我刚才翻了翻之前的笔记,有一次和一位老维修工聊他们手里途昂的维修率,他说一个月修三台不是啥稀奇,大部分是电子件问题,我当时没太在意,后来想想,其实跟高频OTA升级有点关系——新版功能多,bug也就多一些。这也让我对智能车的耐用性多了点犹豫,用户会不会嫌麻烦?(这段先按下不表)

再说口碑营销,这点很关键。按照目前途观L的口碑,保值率在合资车型里其实算数一数二,途昂Pro借这个卖点正好对冲了大家对大车贬值快的担忧。以我认识的几位车主反馈,买大车最怕折旧太快,三年内值缩太明显,坑死自己,若途昂Pro能保持这种保值率优势,购车信心会大增。试想市场上它能做到的保值率和豪华感双重平衡,消费者还会观望吗?

上海大众SUV途观L凭借9.2万辆销量稳居合资中型SUV前三,途昂Pro若延续策略将通过技术赋能和价格错位实现突围,成为市场新增长点-有驾

途昂Pro 2026款的成败,说白了就是能不能把途观L Pro的智能+途昂的空间两个优势做成一锅好粥,而且别搅得过稀或过咸。渠道灵活定价既要够低,也不能低到让品牌形象受损。说起来轻松,执行上很难。

大家对这个价位的中大型SUV到底最看重什么?智能化能否真的成为主打招牌,还是始终得靠空间和动力撑台面?毕竟智能化技术只要设计得不好,反而成累赘。再考虑到技术迭代快,车子买回来后有没有耐用性保障,这些都不是简单的卖点口号能解决的。

上海大众SUV途观L凭借9.2万辆销量稳居合资中型SUV前三,途昂Pro若延续策略将通过技术赋能和价格错位实现突围,成为市场新增长点-有驾

想问你们身边,买大尺寸SUV的人,是更愿意掏钱买智能系统,还是更看重一天到晚能用上的空间和动力?你们觉得,缺点明显但空间足够大的传统豪车,和智能配置满载但售价更高的科技豪车,谁更可能吃得开?这也算是给这波车型留个悬念吧。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