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逸再升级,惊艳外观亮相,能否重振A级车霸主?

最近汽车圈里有件挺热闹的事儿,那就是日产轩逸这款车,进行了中期改款,新车型的照片和信息一出来,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

轩逸这款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在国内可以说是家喻戶晓的家用轿车,曾经好多年都稳坐销量冠军的宝座,是很多人心中“省油、耐用、舒服”的代名词。

但是,这次新款亮相,很多人看完都觉得: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轩逸吗?

轩逸再升级,惊艳外观亮相,能否重振A级车霸主?-有驾

它变得这么年轻、这么运动,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靠着一张全新的“脸”,它真的能从现在打得火热的汽车市场里,特别是面对我们国产车的强势崛起,重新夺回曾经的霸主地位吗?

这背后的门道,值得咱们好好聊一聊。

首先,我们得看看新款轩逸到底变在哪了。

这次改款,最下功夫的地方就是外观设计。

以前的轩逸,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性格温和、穿着朴素的中年人,虽然可靠,但总觉得少了点激情。

而新款车型,就像是这个中年人突然下定决心去健身、学穿搭了,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

最显眼的就是车头,那个进气格栅变得特别大,而且内部用了很多横向的镀铬条装饰,看起来非常有气势,官方管这个叫最新的家族式设计。

配合上两边变得更尖锐、更细长的大灯,整个车头显得攻击性十足,跟以前那种温和的形象形成了巨大反差。

车身侧面的线条也变得更加流畅,有种向前俯冲的感觉,显得很有力量。

车尾的变化也跟上了潮流,用上了现在非常流行的贯穿式尾灯,晚上点亮之后,一条红色的光带横贯车尾,辨识度非常高,一看就知道是新车。

可以说,在外观这块,日产这次是下了狠心,彻底抛弃了过去那种四平八稳的风格,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大家眼前一亮,尤其是要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日产要这么着急地给轩逸来一次“大整容”呢?

轩逸再升级,惊艳外观亮相,能否重振A级车霸主?-有驾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不改变,就真的要被淘汰了。

回想几年前,国内的A级轿车市场,基本就是大众朗逸和日产轩逸的天下,这两款车轮流当冠军,每个月卖出三四万辆都是家常便饭。

那时候的合资品牌,日子过得非常舒服,凭借着多年的品牌口碑和技术积累,消费者们也非常认同。

大家买车,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些老牌合资车,觉得它们质量可靠,开出去有面子。

但是,这几年情况完全不同了。

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特别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崛起了。

它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新车型,更是全新的技术和用车体验。

就拿比亚迪的秦PLUS DM-i来说,它直接改变了很多人对家用轿车的认知。

这款车用上了插电混动技术,不仅能用电,还能用油,综合下来一公里可能就两三毛钱的成本,比以省油著称的日系车还要省。

更重要的是,在价格上,它甚至比同级别的合资燃油车还要便宜。

这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冲击:一款比你更省油、动力体验更好(电动机起步快),价格还可能更低的车出现了,消费者为什么还要选你呢?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看看近一年的汽车销量排行榜,比亚迪秦PLUS家族经常一个月就能卖掉四五万辆,牢牢占据了榜首位置,而曾经的王者轩逸,虽然销量依然不差,但已经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轩逸再升级,惊艳外观亮相,能否重振A级车霸主?-有驾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消费者购车观念的转变。

现在的年轻人买车,不再仅仅满足于“能开、省油”这些基本需求了。

他们对汽车的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

车里的中控大屏要像手机一样流畅好用,能上网、能听歌、能看视频;语音控制要足够聪明,能听懂各种指令;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也要齐全,跑高速、在市区拥堵路段能让开车变得更轻松、更安全。

在这些方面,我们的国产车普遍做得非常好,一块十几英寸的大屏幕、一套成熟的智能车机系统和L2级别的驾驶辅助,在十万出头的国产车上已经是标配了。

而反观同价位的合资车,往往在这些方面显得非常吝啬,车机系统卡顿、功能单一,很多智能配置也只有在顶配车型上才能看到。

所以,日产这次给轩逸换上一副年轻运动的外观,实际上是一种被市场逼出来的应对策略。

在动力系统、智能化这些核心领域短时间内难以做出颠覆性改变的情况下,先把外观这个最容易被感知到的部分做到极致,是最快、最直接的办法。

这就像一个信号,日产在告诉所有人:“我还没有过时,我注意到了市场的变化,我也愿意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而改变。”它试图用一个更吸引人的“外壳”,来弥补内在可能存在的不足,希望能以此重新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

然而,仅仅靠“颜值”的提升,真的足够吗?

这恐怕是所有人心中的一个疑问。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好看的设计确实能在第一时间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对于那些本来就在犹豫的潜在客户,一个惊艳的外观可能会成为他们最终下决心的关键因素。

新款轩逸的这副模样,确实能让它从同质化严重的A级车市场中脱颖而出,摆脱过去“网约车”、“中老年人代步车”的刻板印象。

轩逸再升级,惊艳外观亮相,能否重振A级车霸主?-有驾

但是,当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之后,消费者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日常使用的体验上来。

汽车毕竟是一个需要长期使用的交通工具,它的“内在美”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根据目前得到的消息,新款轩逸的核心部件,比如发动机和变速箱,大概率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依然会沿用那套成熟可靠但动力表现平平的1.6L自然吸气发动机,以及主打平顺省油的e-POWER混动系统。

这套动力在日常代步时足够用,但如果和现在主流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或者是比亚迪DM-i那种有电机加持的混动系统相比,在加速的快感和动力的响应上,确实存在差距。

更关键的,还是智能化水平。

如果新款轩逸只是换了个壳,而车内的那套车机系统还是老样子,反应慢、功能少,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也依然欠奉,那么它的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

试想一下,当你坐进一台外观炫酷的新车,却发现中控屏幕操作起来还不如几年前的安卓手机流畅,语音助手也经常听不懂你说什么,那种失望感是可想而知的。

在今天,汽车的“大脑”和它的“脸”同样重要。

消费者已经习惯了智能设备带来的便利,他们也希望汽车能成为一个聪明的移动终端。

总的来说,新款日产轩逸的这次改款,展现了日产这个老牌车企强烈的求生欲和变革的决心。

它用一个成功的设计,让自己重新回到了舆论的中心,这无疑是成功的第一步。

但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早已不是那个合资品牌可以躺着赚钱的时代了。

我们的自主品牌已经通过技术创新和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建立起了强大的产品力。

新款轩逸想要重振雄风,光靠一张漂亮的“脸”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在整车的产品力,包括动力、智能、配置和最终的定价上,都拿出足够的诚意,去直面来自中国品牌的激烈挑战。

这场硬仗,才刚刚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