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海豹车主16.5万甩卖准新车:CTB车身结构让二手车商集体沉默,月均折损5000块背后藏着什么门道

560匹马力配三把锁只要34万?我在4S店门口盯着这台捷途看了半小时,销售递烟时手都在抖

右脚刚踩下去那一瞬,我还以为自己坐在某台百万级性能车里。2.6吨的车身蹿出去的劲头,让副驾的销售下意识抓紧了扶手。他说官方测的是4.6秒破百,我没带秒表,但这推背感确实跟AMG那帮家伙有得一拼。回过神来看了眼中控屏——92号油,表显还剩47%的电。

这事儿多少有点离谱。

比亚迪海豹车主16.5万甩卖准新车:CTB车身结构让二手车商集体沉默,月均折损5000块背后藏着什么门道-有驾

试驾路线是店里固定的,绕着北五环外走一圈,大概二十来公里。前半段堵车,发动机几乎没醒过,电机自己应付走走停停。等上了高架,地板油给下去,那台2.0T才开始工作,配合前后双电机往外抛扭矩。账面上写着665千瓦、1135牛·米,数字我记不太清,但这加速确实够呛。

销售在旁边念叨什么45.5%热效率、350bar高压直喷,我没太听进去。开车的人都明白,发动机参数再漂亮,关键还得看脚下这一下给不给力。

1400公里续航,听着玄乎

比亚迪海豹车主16.5万甩卖准新车:CTB车身结构让二手车商集体沉默,月均折损5000块背后藏着什么门道-有驾

34度电配70升油箱,官方说能跑1400公里。这数字我听听就算了,实际能打个七折就不错。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只有一千公里,从北京开到西安,中途或许只用找一次充电桩。

电池支持4C快充,理论上十分钟能补三百多公里。我问销售这附近有没有匹配的桩,他支支吾吾半天,说城区几个大站应该有。这事儿嘛,装车容易,配套设施跟不跟得上,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宁德时代的电池包,能量密度165瓦时每公斤,循环两千多次还能保持九成容量。这些技术指标听着挺唬人,但新车谁也说不准五年后是什么样。早买的人多少得有点心理准备。

比亚迪海豹车主16.5万甩卖准新车:CTB车身结构让二手车商集体沉默,月均折损5000块背后藏着什么门道-有驾

非承载车身,手感确实不一样

过减速带的时候能感觉出来,这车底盘跟城市SUV不是一路货。悬架行程长,压过去的瞬间有点松散,但弹起来挺干脆。销售说空气悬架有五挡可调,高速能自动降三公分,越野能抬起来五公分。

我按了下中控台上那排按钮,车身慢慢升起来,离地间距变大不少。这配置以前只在五十万往上的越野车见过,现在下放到三十多万,多少有点意思。

比亚迪海豹车主16.5万甩卖准新车:CTB车身结构让二手车商集体沉默,月均折损5000块背后藏着什么门道-有驾

三把差速锁都是电控的,比机械锁操作方便。试驾场地有个小土坡,销售让我试试交叉轴。车轮悬空的瞬间稍微挣扎了一下,按下锁止按钮,车身晃了晃就过去了。整个过程没想象中那么费劲,但也谈不上多轻松。

车身刚度这东西,短时间开不出来。只是关车门的时候,那个厚重感还挺明显。剩下的,得看长期使用才知道。

激光雷达装车顶,用处有多大

华为那套辅助驾驶,城区道路表现还行。自动跟车、变道并线,基本能应付日常通勤。但要说完全放手,我觉得还是算了。路上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多留个心眼总是对的。

比亚迪海豹车主16.5万甩卖准新车:CTB车身结构让二手车商集体沉默,月均折损5000块背后藏着什么门道-有驾

360度影像加透明底盘这功能倒是实用,停车的时候能看清轮子在哪儿。新手应该会喜欢,老司机嘛,用不用都行。

至于越野场景,店里没条件深度体验。激光雷达在沙漠戈壁能不能扛住风沙,这个只能等实际用户反馈了。技术参数写得再好,实战表现如何,还得时间检验。

34万这个价,有点意思

比亚迪海豹车主16.5万甩卖准新车:CTB车身结构让二手车商集体沉默,月均折损5000块背后藏着什么门道-有驾

起步价34.99万,顶配42万出头。同价位能选的车不少,但把插混、三把锁、激光雷达、空气悬架全塞进来的,好像还真找不出第二个。

豹8听说要五十万起,坦克700卖42.8万但功率只有385千瓦,还没激光雷达。福特Bronco平行进口要六十多万,油耗十二个往上。横向一比,捷途这价格确实够狠。

不过新品牌新车型,后期保值率、维修保养这些都是未知数。早期车主多少要有点当小白鼠的觉悟。市场反馈、可靠性表现、配件供应,这些得用时间来验证。

比亚迪海豹车主16.5万甩卖准新车:CTB车身结构让二手车商集体沉默,月均折损5000块背后藏着什么门道-有驾

销售说预售当天盲订破了八千台,十月十九号公布正式价格可能还会降。这数字真假我不知道,反正这两年车市竞争确实激烈。配置往上堆,价格往下压,对消费者来说倒不全是坏事。

值不值得买

如果你预算四十万左右,既想要点性能,又打算偶尔跑跑长途穿越,同时对智能配置有点要求,这车可以去店里看看。至少试驾不花钱,开完自己心里有数。

比亚迪海豹车主16.5万甩卖准新车:CTB车身结构让二手车商集体沉默,月均折损5000块背后藏着什么门道-有驾

但要是追求绝对可靠性,或者特别在意保值率,那可能还得再等等。毕竟新车型上市,各种问题都得用时间去暴露。早期车主承担的风险,确实比晚买的人要多一些。

买车这事儿,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别人说再多,不如自己上手感受。这台捷途有没有捅破天花板,市场会给答案。

比亚迪海豹车主16.5万甩卖准新车:CTB车身结构让二手车商集体沉默,月均折损5000块背后藏着什么门道

二手车市场最近冒出个怪现象:2022款海豹尊贵型,落地22.58万,开了一年挂牌16.5万就卖。瓜子平台上这样的车越来越多,车商看车时特别仔细看底盘,问完CTB结构就开始压价。这事儿传开后,不少准备入手的朋友开始琢磨:销量冠军的车,怎么车主急着往外甩?

比亚迪海豹车主16.5万甩卖准新车:CTB车身结构让二手车商集体沉默,月均折损5000块背后藏着什么门道-有驾

这两年满大街跑的海豹,销量数据摆那儿确实漂亮。可真到了换车环节,那些数字就变成另一回事了。CTB技术把电池直接焊在车身结构里,刚度确实上去了,40500N·m/deg的扭转刚度,纸面参数吊打一堆燃油车。问题在于这玩意儿出了事,修起来就是个无底洞。二手车商最懂这个:电池车身不分家,谁接手谁担风险,出价自然就上不去。

底盘用料这块,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听着唬人,拆开看就明白了。前悬下摆臂冲压钢板,后副车架也是钢的,只有转向节和部分连杆用了铝合金。跟隔壁特斯拉的全铝配置一比,簧下质量差着不少。跑山路过弯就能感觉出来,那股子侧倾劲儿,悬挂调得偏舒适,操控谈不上多犀利。

充电速度这事儿,广告说得挺好听。实际用下来,想要5分钟充150公里,得满足好几个条件:超240kW的液冷超充桩、电量在10%-30%区间、电池温度还得合适。去国家电网或者特来电那些常见充电站,平均功率也就120-150kW,5%-80%得半小时,跟普通400V平台车型差不了太多。800V真正的好处在于电驱损耗低,可多数人冲着快充去的,用起来落差挺大。

北方车主对续航缩水这事儿感受更深。零下15度的哈尔滨,标称550公里续航的版本,实际能跑280公里就不错了。热泵空调在零下10度以下效率直线下降,系统自动切换PTC辅助加热,电就这么哗哗往下掉。第一个冬天过完,不少车主开始重新算经济账。

车内静音低速时做得可以,60公里时速车内58分贝,比对手安静几分贝。可跑高速深踩电门,永磁同步电机那股高频啸叫就出来了。转速18000转,高频谐波压不住,尤其电量低于20%时更刺耳。有车主自己加装主动降噪软件,效果参差不齐,还可能影响其他功能。

比亚迪海豹车主16.5万甩卖准新车:CTB车身结构让二手车商集体沉默,月均折损5000块背后藏着什么门道-有驾

质保政策看着挺美,三电终身质保。翻开条款细则:首任车主、非营运、全程4S保养,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外面保养一次,或者转手卖掉,质保直接作废。再看售后网点,一二线城市还凑合,小地方的技师对e平台3.0那套新技术,熟练程度真不好说。CTB结构要是出了问题得返厂,等两个礼拜很正常。

辅助驾驶这块,高配的DiPilot 100系统也就L2级别的水平。高速跟车、车道居中能做,可自动变道得手动拨杆确认。城市道路遇到加塞,系统反应慢个0.8秒,这时候就得靠自己了。跟小鹏、问界那些车比,功能差着不少档次。

底盘调校偏舒适取向,过减速带滤震确实不错,可高速过弯侧倾控制一般。工程师说这是兼顾家用和运动的平衡选择,实际开起来,运动标签多少有点言过其实。前悬钢制下摆臂、钢制后副车架,簧下质量摆那儿,操控响应就是慢半拍。

刀片电池安全性确实过硬,针刺挤压过充都不起火。代价是能量密度只有150Wh/kg,同样续航得装更大更重的电池包。700公里版本装了82.56kWh,隔壁78.4kWh就能跑675公里。电池重了,能耗就上去了,百公里13.2度电,比对手高出快一度。

保值率这个话题最敏感。首年保值率68%,低于特斯拉的75%,比小鹏P7强点。关键是CTB结构让车商顾虑重重,今明两年要是大批海豹流入二手市场,价格多半还得往下走。算下来一年车月均折损5000块,这笔账搁谁身上都得掂量掂量。

市场那些一年就急着卖车的车主,当初多半是冲着销量冠军、黑科技这些词儿去的。真开了一年发现,营销说的跟实际用起来,总归有些距离。买车这事儿,纸面参数好看是一回事,天天开着过日子又是另一回事。二手车市场那些挂牌价,或许比什么宣传语都说明问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