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盏速度节,仰望又抖了一把腕子。
U9 爬山赛登顶,U8 玩起了“豁沙子出租车”,这阵仗,光想想就肾上腺素飙升。
百万级的座驾,玩的就是心跳加速。
说实话,乍一看这消息,我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壕无人性啊。
但转念一琢磨,这事儿背后,门道可能比想象的深。
其一,是自主车企的勃勃雄心。
过去提到豪车,脑海里瞬间浮现的都是BBA,现在呢?
仰望销量破万,成了头一个吃螃蟹的国产百万级品牌。
这说明啥?
说明咱们自己的铁疙瘩,也能卖出“天价”,而且有人捧场。
这对于整个汽车圈来说,绝对是个扬眉吐气的事儿。
其二,也得瞅见,这种“风驰电掣”的背后,是明晃晃的银子堆出来的。
一辆U9,一辆U8,都不是寻常百姓家能消受得起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金主爸爸是谁?
他们又为啥愿意掷千金,买单国产豪车?
有人说,这是国货抬头,民族自信心爆棚。
这话不假,但依我看,更深的原因,或许在于消费迭代。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他们对汽车的诉求,不再是单纯的代步工具,而是身价的标签,是生活格调的彰显。
百万级的仰望,拿捏的正是这种心理。
不过,话说回来,豪车市场再喧嚣,跟咱这些升斗小民,瓜葛也不算太大。
毕竟,大多数人,还是得掂量着过日子,考量性价比。
仰望的横空出世,更多的是一种符号意义,它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进阶,代表着中国品牌在向上突围。
当然,也有人嘀咕,这种“炫技”式的营销,是不是有点用力过猛?
毕竟,爬山、漂移、飞跃,这些极限操作,在柴米油盐的日常里,压根派不上用场。
与其砸重金搞这些花拳绣腿,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车辆的适驾性、安全系数、智能化上,让更多的消费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国产车的进步。
站在车企的角度,这种操作也无可厚非。
毕竟,金字塔尖的品牌,就是要靠硬核技术、靠极致性能来博人眼球。
而且,通过赛事营销,也能拔高品牌段位,勾搭更多潜在客户。
只是,在追逐速度与激情的同时,也别忘了,汽车归根结底还是要为人所用,满足人们的出行刚需。
还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仰望U8 越野玩家版,居然还有车载无人机组件。
这...莫不是在cosplay科幻大片?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车企,真是越来越会玩了。
但问题是,有多少人会真的用到这个鸡肋功能?
还是说,这只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噱头?
当我们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有钱人的玩物”时,是否忽略了这种“玩物”背后,所折射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也许,今天看来高山仰止的东西,明天就会飞入寻常百姓家。
就像几十年前,谁能料到,现在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呢?
仰望的出现,像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的跃迁,也折射出社会阶层的光谱。
一方面,我们为自主车的崛起摇旗呐喊;另一方面,也应该观照到,这种“豪车盛宴”,与平头百姓的生活,似乎还隔着一层窗户纸。
那么,这股“速度与激情”,最终会驶向何处?
是成为少数人的自嗨,还是能够普惠更多的受众?
这恐怕还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嬗变,而仰望,只是这场嬗变中的一朵浪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