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万小米SU7 Ultra四天趴窝,车主退车遭拒!低压故障只是冰山一角?
商场出口处,这辆崭新的黄色超跑突然僵死,屏幕闪烁的红色警示如同心跳监护仪上的最后波动。
“开了3天,不到200公里,车辆突然就停止运行,死机,自动挂P挡,什么都运行不了。”杭州车主范女士站在梦马汽车小镇小米交付中心,面对自己62.09万元购入的小米SU7 Ultra挖孔版,语气中交织着愤怒与后怕。
事发时她的丈夫正驾驶车辆驶出商场闸口,时速仅20公里。车辆毫无征兆地“趴窝”,中控屏同时弹出三条刺眼的警示:“低压系统受限,无法支持所有功能”、“车辆即将关闭,请安全靠边停车”、“低压系统故障”。
更令人不安的是,假如发生在高速公路。范女士声音微颤:“后面的车高速行驶过来,肯定会出现非常大的交通事故。”
01 旗舰梦碎:四天即瘫痪的质量危机
苦等四个月,范女士终于在今年7月提到了这辆小米SU7 Ultra挖孔版。作为小米汽车的旗舰车型,Ultra版本定位高端市场,售价区间高达52.99万元至81.49万元。
选装的“挖孔”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更需额外支付4.2万元,被小米宣传为“赛道信仰图腾”。
62.09万元的落地价,换来的却是仅持续三天的驾驶体验。当车辆在商场闸口毫无征兆地停止运行时,范女士的丈夫立即将故障照片发至小米客服群。客服最初竟询问:“是否扎胎?”在明确得到“不是我停下,是车子自己停了”的解释后,才建议联系售后。
事发后,这辆故障车被拖回杭州梦马汽车小镇小米交付中心。经检测,技术人员称“一个小零件出了问题”,却拒绝提供书面质检报告。
范女士的退车请求被交付中心负责人模糊回应:“后续会有专人沟通。”当记者要求拍摄故障车时,同样遭到断然拒绝。
面对免费维修方案,范女士态度坚决:“开了三天的车就出安全问题,必须退车。”截至7月20日,这辆身价六十余万的电动超跑已在车间停驻十多天,成为小米汽车质量与售后体系的“活标本”。
02 技术迷雾:低压故障与功能陷阱
范女士遭遇的“低压系统故障”并非孤立事件。该故障直接导致车辆动力中断、系统瘫痪,属于严重安全性缺陷。新能源汽车的低压系统通常负责控制车载电子设备,一旦异常将使整车陷入“植物车”状态。
小米SU7 Ultra的麻烦远不止于此。就在7月19日,另一车主投诉称其SU7 Ultra在自动泊车时径直撞上停车场立柱。
“停车场较为空旷,想倒进左后方车位,汽车往前开忽然右打方向盘,撞上右前方柱子。”车主强调事故发生时“驾驶员未介入过”。
小米售后将此归咎于“弱势场景”,以“柱角识别存在局限”为由拒绝免费维修。车主愤然指出:“辅助泊车手册中仅提到其他障碍情况,从未说明无法识别柱角。”
更严重的是大规模的产品信任危机。数百名SU7 Ultra车主联名指控小米虚假宣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宣传中声称能“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辅助刹车散热并产生下压力”的装置,实车中竟被证实为纯装饰件。
今年5月小米虽公开道歉并提出补偿方案——赠送价值仅约2000元的2万积分,但车主们认为这与4.2万元的选装费差距巨大。已有消费者正式起诉小米汽车,要求“退一赔三”,案件将于8月20日在上海松江区法院开庭。
03 维权困局:三包漏洞与售后迷墙
范女士的退车主张依据明确。国家《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二十二条写明:家用汽车产品自三包有效期起算之日起7日内,因质量问题需要更换发动机、变速器、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或者其主要零部件的,消费者可要求更换或退货。
小米售后以“小零件故障”的说辞,恰恰暴露出关键矛盾点。若该零件属于动力蓄电池或驱动电机的主要部件,小米理应依法退车;若仅为普通零件,则厂家有权选择维修。
而拒绝出具检测报告的行为,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售后体系的不成熟。撞柱车主控诉:“门店与后台沟通低效,长时间不回复。”当技术缺陷被归为“弱势场景”,当使用手册的关键提示被藏在雷达说明页面而非辅助驾驶章节,消费者维权变成与系统博弈的消耗战。
海南省同期公布的10起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处罚案例形成鲜明对比。市场监管部门对鞍座超标、电池类型篡改等行为实施严厉处罚并责令召回,显示出成熟监管体系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力度。
04 龙头猪肚凤尾:信任重建之路
小米SU7 Ultra的连续危机,揭示出新势力造车的深层困境。当碳纤维装饰件被包装成空气动力学组件,当“柱角识别”成为规避责任的万能借口,当交付中心对故障车检测报告三缄其口,损害的不仅是用户体验,更是高端化战略的根基。
业内专家指出,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的可靠性是电动车核心竞争力。范女士车辆突发的低压系统故障,暴露了小米在核心部件匹配与系统安全验证上的不足。
而更令人忧心的是危机处理方式:从碳纤维盖板事件中“2万积分打发4.2万选装”的补偿方案,到此次拒不出具检测报告的回避姿态。
小米汽车需要认识到,高端市场不仅意味着高价和炫酷设计,更代表着对品控、售后、用户权益保障体系的全面升级。当消费者支付保时捷级别的价格,就有权获得同等标准的品质保障与问题响应。
截至7月20日,小米官方仍未就范女士退车诉求给出明确答复。这辆停在杭州交付中心车间的亮黄色SU7 Ultra,如同一个沉默的警示:新造车企业的“速成神话”,终究要接受时间和质量的检验。
海南市场监管部门7月公布的电动自行车违法改装处罚案例显示,一家车行因销售鞍座超标的30辆电动车被重罚3万元。而当62万元的小米SU7 Ultra四天趴窝时,车主连一份故障检测报告都无法获取。
小米交付中心车间里,那辆闪亮的黄色超跑已静置十多天。车身上渐落的微尘,无声记录着这场等待。车主的恐惧未消:“若是在高速上突然停下,后车追尾怎么办?”
高端电动车赛道不仅是性能参数的竞赛,更是安全底线与责任担当的试炼场。当车机屏幕弹出“车辆即将关闭”的警示,关闭的或许还有消费者对新势力品牌的信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