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变化无常。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尤其是最近的三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近期,乘联会公布了2024年6月份狭义乘用车的零售销量排名,图表清晰地展示了各大品牌之间的兴衰,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在榜单中,比亚迪以28万辆的零售量稳居第一,增幅达21.1%,表现相当强劲。而一汽-大众以13.3万辆的销量屈居第二,但同比却明显下滑了25.5%。这一增一减的局面,表明两者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拉大。
接下来要说的是吉利,作为第三名的品牌,吉利依然保持自主品牌的第二位,销量比一汽-大众少了2000辆。吉利当月的同比增长率为17%,而一汽-大众则出现了25.5%的同比下滑。如果这种趋势持续,吉利可能在下个月超越一汽-大众。
再来看奇瑞和长安,分别位居6月乘用车零售销量的第四和第五位,销量为9.2万辆和8.8万辆。这表明在中国市场的前五名中,有四家是自主品牌,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如今却已成为现实,为中国汽车品牌的进步感到自豪。
从整体来中国品牌仍需加倍努力。第六至第十名的车企包括上汽大众、广汽丰田、一汽丰田、特斯拉中国和华晨宝马,这些都是合资或独资品牌。这显示出在中国汽车市场零售销量前十名中,合资品牌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大众和丰田的零售销量合计达到21.6万辆,而丰田的南北两家合计也有13.3万辆。尽管与其巅峰时相比,这些数据已大幅下滑,但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然能够保持市场基础,实属不易。
从同比增长率来这四家合资企业以及特斯拉和华晨宝马的表现均有所下滑,而中国品牌则普遍实现了正增长。这表明合资品牌的前景并不乐观,必须加快智能化和电气化转型,否则将被自主品牌逐渐蚕食市场份额。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该企业仅凭销售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依然实现了5.9万辆的零售销量,表现优于华晨宝马。相较之下,比亚迪的28万辆销量是多个车型的结果,如果自主品牌也仅限于销售两款车,恐怕很难达到特斯拉的成绩。
长城的退步同样引人关注。去年7月,长城以70787辆的成绩在厂商零售销量TOP10中排名第八,领先于奇瑞,但如今已经跌出前十。长城需要认真分析销量下滑的原因,以便在未来重振旗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