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雷克萨斯发新款LS这事儿,本身就带着一种后现代的魔幻主义。
尤其是在这个所有人都已经杀红了眼,恨不得把方向盘抠下来当板砖互拍的时代,雷克萨斯的操作,突出一个“不务正业”和“岁月静好”。
这个新闻的核心是什么?是雷克萨斯给2026款的LS,新增了两个车漆颜色,给运动版加了个红色卡钳,然后把座椅加热变成了标配。
没了。
对,就是没了。
这操作,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三体人看了都气得想从书里爬出来打人。你感觉它好像更新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更新。这不叫汽车工业,这叫压缩毛巾。看着挺大一个发布会,真放到市场的滚水里一泡,就现出巴掌大点儿的原形。
我必须得说,雷克萨斯的心态,或者说丰田的心态,已经进入了一种“修仙”的境界。当所有友商都在卷800V,卷激光雷达,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卷谁家CEO更能整活儿的时候,雷克萨斯在干嘛?他在那儿冥想,在思考“匠心”的终极形态。当理想把用户心理学研究到了像素级,当小米直接把蛋糕连带桌子一起端走,当蔚来的乐道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的时候,雷克萨斯只是睁开眼,淡淡地说了一句:
“我们的珍珠白,现在有了新的珠光。”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随意”的终极躺平。这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法则。你死我活的闪电战里,雷克萨斯选择原地打坐,念起了金刚经,试图用佛光普照来感化对手的炮火。就问你怕不怕?
同行看了都得傻。这感觉就像什么?就像在玩一场吃鸡游戏,毒圈都缩到脚后跟了,所有人都端着AK互射,结果你大哥不慌不忙地从包里掏出一套茶具,开始表演茶道。你问他为什么不跑,他说,你不觉得,这夕阳下的光影,很美吗?
美,太美了,下一秒你就变成盒子了。
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多年的中年人,我其实有点理解这种逻辑了。因为我真的拥有过那种被认为是“智商税”的产品。你跟他们讲参数,他们跟你聊体验;你跟他们聊技术,他们跟你聊品牌;你跟他们聊未来,他们跟你聊传承。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
雷克萨斯LS的目标用户,或者说所有类似奔驰S级的豪华品牌死忠,他们买的根本就不是一辆车。他们买的是一种“身份确认”和“精神图腾”。他们不需要你的车能自己开,因为他们有司机;他们不需要你的车机像手机一样流畅,因为他们上车就闭目养神;他们甚至不需要你的车有多快,因为他们的人生信条是“慢下来,品味生活”。
他们的核心需求,是当他们把车停在会所门口时,门童一个点头哈腰的眼神。是当他们去接孩子时,其他家长那种“懂的都懂”的默契。
所以,你给它加个冰箱,加个彩电,有什么用?难道一个身家过亿的老板,会在后排一边看《喜羊羊与灰太狼》,一边喝冰可乐吗?不,他只会觉得这玩意儿“花里胡哨的”,掉了档次。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刹车硬,他说这是战斗感;会买奔驰的人,就是喜欢那个三叉星,你跟他说内饰异响,他说这是交响乐。同理,会买雷克萨斯LS的人,就是冲着那份所谓的“东方匠心”和“极致可靠”的玄学去的。
所以,加个新车漆,对,太对了,加大加大加大。这才是精准打击。因为这群用户,他们换车最大的动力可能就是,“诶,我这个颜色,是新款才有的哦”。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属于富人阶层的攀比。不比谁的车快,只比谁的品味更“限定”。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把雷克萨斯比喻成一个在战场上泡茶的老头,好像有点缺德。但讲真,画面感是不是一下就来了?
这简直就是行为艺术!
所以雷克萨斯的逻辑,其实是自洽的。它不是在跟新势力打,也不是在跟BBA打。它是在跟自己的用户玩一场大型的角色扮演游戏。它扮演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匠人,用户扮演一群品味超然的隐士。双方配合默契,其乐融融。
我最近在看一部关于古代战争的纪录片,发现一个道理,当所有人都开始用火炮的时候,你还在纠结你家祖传宝剑上的花纹怎么保养,就挺魔幻的。
但你又不得不承认,这种坚持,本身就是一种壁垒。当所有车都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带轮子的iPad时,雷克萨斯这种“老顽固”,反而成了一种稀缺品。对于那些真的被智能驾驶的各种“幽灵刹车”和“智障提醒”搞得心态爆炸的人来说,一台安安静静、啥也不会自己乱动的车,反而是一种终极的安宁。
所以2026款雷克萨斯LS会卖爆吗?当然不会。但它会死吗?也不会。它会永远活在那么一小撮人的信仰里,就像一个活化石。因为对于信徒来说,神是不需要频繁升级的,神只需要存在,就够了。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