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国标升级,激光雷达成标配,安全保障再升级

现在咱们身边开车的朋友越来越多,车也变得越来越“聪明”。

很多新车都带着所谓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听起来特别高级,好像车子能自己开一样。

但大家心里可能都有个嘀咕:这东西到底安不安全?

智驾国标升级,激光雷达成标配,安全保障再升级-有驾

万一在路上它突然“罢工”或者“看走眼”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咱们普通人买车,光听销售说得天花乱坠,心里总归没个底。

不过,现在这事儿有了一个让人踏实的新进展,国家要亲自出手,给这些智能汽车系统立个规矩,划一道必须遵守的安全“及格线”了。

这件大事发生在2025年9月17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公布了一份文件的征求意见稿,名字很长,叫《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

智驾国标升级,激光雷达成标配,安全保障再升级-有驾

这名字听着专业,但说白了,它就是要变成一个强制性的国家标准。

什么叫强制性?

就是说以后所有在中国市场上卖的、带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车,都必须满足这里面的安全要求,否则就不合格,不准卖。

这就像食品安全有国标,电器安全有3C认证一样,汽车的“智商”安全,也要有国家来把关了。

而这次新规矩里,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变化,就是把“激光雷达”这个以前只在科幻电影里听说的技术,正式写进了标准体系。

智驾国标升级,激光雷达成标配,安全保障再升级-有驾

这标志着国家层面正式认可了激光雷达在保障行车安全上的关键作用。

那么,为什么国家要特意把激光雷达“请”进这个安全标准里呢?

难道以前车企普遍使用的,单靠摄像头的“纯视觉”方案不够好吗?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聊聊现在这些智能驾驶系统最怕遇到的一些极端情况。

我们来想象几个开车的场景。

智驾国标升级,激光雷达成标配,安全保障再升级-有驾

比如,你正开着车在高速上,前方突然要进入一个很长的隧道。

从阳光明媚的室外一下子钻进光线昏暗的隧道里,我们的眼睛都会有那么一两秒的短暂“失明”,看不清东西,需要适应一下。

汽车上的摄像头也一样,面对光线的剧烈变化,它也会瞬间“蒙圈”,处理图像的芯片需要时间来调整参数。

可如果就在隧道入口不远的地方,正好有一辆出了事故、横七竖八停着的故障车,那这一两秒的“看不见”,就可能导致一场严重的车祸。

而激光雷达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智驾国标升级,激光雷达成标配,安全保障再升级-有驾

它不像摄像头那样被动地接收光线,而是像蝙蝠一样,自己主动发射出一束束人眼看不见的激光,然后通过接收这些激光碰到物体后反射回来的信号,来判断前方物体的距离、形状和位置。

所以,不管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光线是强是弱,激光雷达都能立刻、准确地“看”到前方那个翻倒的车辆,给刹车系统留出宝贵的反应时间。

再举个例子,晚上开车,最头疼的就是遇到一些临时施工路段,路上摆着一排排的锥桶或者水马。

这些东西本身就不高,不容易被发现,如果这时候对向车道再来一辆不讲武德、开着远光灯的车,强光一照,摄像头基本上就“废”了,白茫茫一片,很难分辨出路上的障碍物。

现实中,因为这种情况导致的辅助驾驶事故并不少见。

智驾国标升级,激光雷达成标配,安全保障再升级-有驾

对于摄像头来说,它识别物体主要靠后台大量的图片数据训练,如果眼前的锥桶摆放角度很奇怪,或者被灯光干扰得看不清,AI算法就可能认不出来。

但激光雷达的原理就简单直接得多,它不管你是什么东西,只要你真实存在,我的激光打过去能弹回来,我就能发现你,并且还能精确测量出你离我多远,长什么样。

这种不依赖“学习经验”,而是基于物理测量的特性,在安全性上显然更可靠。

这次国家公布的这份标准草案,就把上面说的这些让智能系统头疼的“老大难”场景,比如隧道里的故障车、夜间的施工路障、突然横穿马路的行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鬼探头”)、甚至高速上前方掉落的纸箱子等等,全都写成了必须通过的“考试题”。

而且,很多测试项目不仅要求在白天光线好的时候做,还必须在夜间、雨雪天等恶劣环境下进行验证。

智驾国标升级,激光雷达成标配,安全保障再升级-有驾

这无疑是对车辆感知能力的一次全面大考,也是在非常明确地告诉所有汽车厂家:要想让你家的智能驾驶系统安全达标,光靠摄像头这一个“偏科生”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像激光雷达这样更全面的“优等生”加入进来才行。

其实,市场的反应比国家标准来得更早。

很多有远见的车企和聪明的消费者,早就认识到了激光雷达的价值。

我们可以看一组数据,在2024年的北京车展上,展出的新车里带有激光雷达的车型有72款。

而仅仅时隔一年,到了2025年的上海国际车展,这个数字就猛增到了105款,增长了将近一半。

智驾国标升级,激光雷达成标配,安全保障再升级-有驾

这充分说明,激光雷达已经不再是少数顶级豪车的专属配置,而是正在快速普及到普通家用车上,成为保障安全的一项重要硬件。

同时,我们国家自己的激光雷达产业也发展得非常快,技术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激光雷达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从最初的几十线,到现在192线已经成为主流配置,甚至像智己LS6和极氪的一些新车型,已经用上了超过500线的超高性能激光雷达,看得更远、更清晰,就像给汽车装上了一双“千里眼”。

总而言之,国家这次出台强制性安全标准,并将激光雷达纳入其中,是一件对我们所有交通参与者都意义重大的好事。

它为整个智能汽车行业设立了一道清晰的安全底线,让厂家造车有了明确的依据,不能再随便吹嘘自己的技术有多厉害;也让监管部门在进行质量监督和处理事故时,有了技术上的评判标准。

更重要的是,它能引导企业规范宣传,防止一些消费者因为误解而过度信赖和滥用驾驶辅助功能,从而全面提升道路交通的安全水平。

随着这个标准的正式实施,未来我们能买到的智能汽车,无疑会变得更加安全、更加值得信赖。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