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何兆鹏:以纯粹越野基因破局

8月29日在成都车展 1 号馆的212展台,212每一代车型演变图谱铺满背景墙,从经典造型到技术迭代的痕迹清晰可见。

就在这个充满中国越野力量的展台前,媒体的镜头聚焦于 212 何兆鹏时,这场围绕 “中国越野车根源与未来” 的对话,既藏着 212 半个多世纪的品牌沉淀,也透着这个中国越野鼻祖在新能源时代的破局野心。

212 何兆鹏:以纯粹越野基因破局-有驾

不挤红海,只做 “最纯粹的硬派越野”

“如果想挤份额,我们就不会做前后硬桥的车了。” 面对 “如何定义 212 品牌” 的提问,何兆鹏的回答直接且坚定。在越野市场各路玩家扎堆的当下,212 始终攥着 “中国越野车源于 212” 的初心 —— 不追逐泛越野赛道的流量,而是先啃下 “极致需求” 这块硬骨头。

212 何兆鹏:以纯粹越野基因破局-有驾

他坦言,若想走捷径,凭借 212 的品牌情怀与经典外形,做一款前非整体桥、后整体桥的车型,完全能轻松走量。但团队最终选择了更难的路:坚持前后硬桥结构,满足那些追求专业越野性能的 “少数人”。“我们要先夯实专业越野和极致越野的 IP,而不是为了短期流量硬冲红海。”

这种坚守不仅体现在产品结构上,更藏在技术路线的选择里。当行业不少品牌押注增程电动越野时,212 选择了差异化路径 —— 既要推出 WY 平台 T01 混动版适配长途穿越节能需求,也不放弃柴油版这条 “小众赛道”。“明知柴油版用户群体窄,我们还是要做,这是越野人的倔强。” 何兆鹏说,T01 柴油版的核心竞争力,正是 “前后硬桥 + 柴油” 的硬核组合,低速高扭的特性恰好匹配西南、北方用户拖拽房车、长途穿越的需求,而 2.5 吨的拖车资质,更是精准击中了越野玩家的痛点。

五万额度解改装顾虑

“冬天柴油车启动会不会困难?” 这是新疆、内蒙用户最关心的问题。对此,何兆鹏给出了带着数据支撑的答案:“我们在云贵川渝疆做了大量冬季测试,高效热管理系统能根据环境温度、油温、水温调节喷油,实现低温一次打火。”

212 何兆鹏:以纯粹越野基因破局-有驾

而更让越野玩家心动的,是 212 这次推出的 “不计免赔” 服务。玩越野的人都知道,改装后出问题,厂家往往以 “极限越野” 为由拒绝质保,扯皮纠纷成了行业常态。但 212 直接拿出 5 万元额度,覆盖前后桥、传动轴、轴承油封等 13 个用户反馈高频易损部件,且明确规定 “首任非营运车主改装后仍享发动机、变速箱终身质保”。

“牧马人老玩家算过,这些部件年损耗基本在额度内。” 何兆鹏笑着说,推出这项权益,就是想让玩家放心改、放心造,“不用再担心改了车就没质保,这才是对越野爱好者真的诚意。”

除了质保权益,212 还在细节上解决用户的 “生存焦虑”。针对川藏线、独库公路这些越野热门路线,212 已布设服务点;新疆、西藏地区的用户,还能获赠卫星互联网终端 —— 哪怕在无人区没信号,也能通过 SOS 求救。“有用户说,在无人区距服务站 5 公里却过不去,再多服务站也没用。所以我们既要铺线下网络,也要补卫星通讯的短板。” 目前,212 全国已有 264 家 4S 店,西北、敦煌等地还组建了用户救援队,形成 “线下服务站 + 第三方救援 + 用户互助” 的三重保障网。

如何让中国越野走向全球

“中国的越野文化,不能只靠一个品牌喊口号。” 谈及越野文化推广,何兆鹏的思路很清晰:既要和用户玩在一起,也要和国际品牌同台竞技。

212 何兆鹏:以纯粹越野基因破局-有驾

过去一年,212 的越野文化版图不断扩张:和 T01 首批用户一起冲阿拉善英雄会,在 318 川藏线挑战极致路况,办 “乐野之日” 吸引年轻玩家,还搞了多伦冰雪试驾、多站越野挑战营。甚至深入新疆、甘肃的偏远之地做公益,把越野和社会责任绑在一起。“我们推‘用户亲密’战略,不是做表面的用户运营,而是让用户定义产品。” 何兆鹏举例,从狙击手车型到 T01 汽油版、柴油版,每一次迭代都是用户 “教” 团队做的 —— 用户说低速扭矩不足,就优化柴油版动力;用户反馈右半轴轴承易损,就主动给老用户更换油封、碳刷。

而 212 的野心不止于国内。2025 年,他们计划带着车型参加国际展览,十月份的罗布泊行动就是第一站,之后还会与海外越野品牌同台亮相。“要让那些以越野文化自豪的国际品牌,感受到中国越野的力量。” 何兆鹏说,中国越野文化现在需要 “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地利是品牌们团结协作,人和是大家目标一致 —— 把越野这条 “独木桥”,走成人人能参与的 “高速路”。

智能化不盲目跟风

对话中,何兆鹏也透露了 212 的 “未来蓝图”:除了现有 WY 平台,2026 年北京车展将推出 WB 平台中大型越野车,采用前软桥后硬桥设计,兼顾多场景用途;WT 平台则聚焦承载式车身越野功能 SUV,融合魏桥集团轻量化技术,降低能耗,满足日常通勤与复杂路况双重需求。

212 何兆鹏:以纯粹越野基因破局-有驾

赛事方面,212 计划让量产车明年登上专业越野赛场,团队还会 “以身入局”。“不是简单赞助,而是自己参与进去,让用户知道我们和他们的场景是一样的。” 何兆鹏笑称,自己也想亲自下场,“只要老板同意,我随时能上。”

至于当下热门的智能化,212 选择 “克制推进”。“智能座舱会大幅改进,但智能驾驶不会盲目追求高等级。” 何兆鹏解释,越野场景需要更保守的智能辅助,目前 T01 已有的底盘透视、360 环视、基础 ACC 功能,足够应对日常与越野需求,“太多冗余功能反而会影响越野体验。”

最后被问及企业资金实力时,何兆鹏没有回避:“母公司刚入选中国民企 500 强前 10,不含互联网企业排名更靠前。” 他强调,212 的投入都是 “百万级起步”,从越野基地建设到用户活动,走的是长期主义路线,“不会为短期流量造势,要做让用户能感受到的品牌文化。”

下午 3 点,专访结束时,窗外 212 展台的观众还在围着 T01 柴油版讨论。这个诞生半个多世纪的品牌,正用纯粹的越野基因、务实的用户服务、清晰的未来规划,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浪潮中,书写属于中国越野的新故事。正如何兆鹏所说:“我们要让中国人相信,中国的越野车是世界上最牛的,中国的越野文化也能领先全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