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量产传闻炸锅,油车和老电车谁先慌了?
最近这段时间,固态电池这个话题又火了。
2025年7月30日,宁德时代在发布半年报的时候透露了个大消息:他们在全固态电池上一直在砸钱搞研发,预计2027年能小批量生产,到2030年前后才能真正大规模商业化。这话一出来,整个行业都炸了锅。
你再看看蔚来,人家早在2024年6月就把150kWh的半固态电池包投入运营了,能量密度达到360Wh/kg,实打实能跑超过1000公里。
广汽集团也没闲着,2024年4月就宣布他们的全固态电池技术有了关键突破,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计划2026年就装到昊铂车型上。
这些消息传出来之后,油车车主和那些刚买了两三年电车的人都坐不住了。
油车圈里有人开始担心:"我这车是不是要变古董了?"电车车主也郁闷:"我2022年买的车,现在都还没开够本呢,新技术就要来了?"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当固态电池真的能大规模量产了,油车和那些开了三五年的老电车,到底谁会先被市场淘汰?
第一部分:固态电池量产的"临门一脚"是啥?技术突破藏着什么关键信号?
说起固态电池,其实这个概念炒了很多年了,但真正能落地量产一直是个大问题。
2025年7月30日那天,宁德时代在业绩会上说得很明白:他们在全固态电池技术上处于行业领先,但要真正实现小规模量产得等到2027年,而且供应链成熟还需要3到5年时间,所以真正能大规模商业化怎么也得等到2030年前后。
这话听起来好像还很远,但你得知道,这已经是行业给出的最明确的时间表了。
宁德时代现在选的技术路线是硫化物,他们已经成功搞出了20Ah的样品,目标是把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到500Wh/kg。
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现在市面上主流的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也就260到280Wh/kg,这翻了快一倍。
按照国家的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里明确写着:2025年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要达到400Wh/kg,2030年要到500Wh/kg。现在离2030年就剩5年了,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关系到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说得更具体,他指出当前要重点搞硫化物电解质配合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碳负极这条技术路线,性能目标是比能量400Wh/kg、循环寿命1000次以上,确保2027年实现轿车小批量装车。
你看,院士说的时间点和宁德时代一致,这说明行业对这个时间节点是有共识的。
为什么说这个时间点关键?
因为过去十来年,业内一直说固态电池"实验室里很厉害,但量产太难"。
难在哪?
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电解质材料太贵,硫化物电解质以前一公斤要上千块钱;二是界面不稳定,充放电的时候容易短路。这些技术难题现在正在被一个个攻克。
比亚迪的CTO孙华军就透露,他们已经开始启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可行性验证,计划2027年左右批量示范装车,2030年前后大规模量产。
你看,行业老大们给出的时间表都差不多,这不是偶然的。说白了,技术瓶颈正在被突破,成本也在往下降,量产不再是画饼充饥的概念了。
这让我想起十年前,那时候大家都觉得电动车只能是富人的玩具,结果特斯拉Model 3一出来,2023年国产版起售价降到22.99万,把电动车带进了平民市场。
固态电池现在就走在同样的道路上,一旦成本降下来、产能上去了,整个市场格局就会彻底改变。
第二部分:固态电池到底"神"在哪?凭啥能让油车和老电车"瑟瑟发抖"?
固态电池和现在的液态锂电池最大的区别在哪?
简单说就是把里面的电解液换成了固体电解质。别小看这个改变,它带来的效果是颠覆性的。
先说续航,这是大家最关心的。
现在液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理论极限也就350Wh/kg左右,实际量产能做到260到280Wh/kg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固态电池不一样,它的能量密度能达到500Wh/kg,续航里程翻倍,轻松破1000公里。你想想,现在主流电动车装60度电能跑500公里,换成固态电池同样的空间能装更多电,跑1000公里甚至1500公里都不是梦。
充电速度更夸张。
液态电池快充为什么慢?
因为怕发热起火,不敢充太快。固态电池用的是固体电解质,耐高温性能好得多,充电速度能提高三倍。
比亚迪透露他们固态电池的目标是12分钟充满电,续航1500公里。你去加油站加油也得五六分钟吧?而且还得排队。
以后充电可能比加油还快,这谁受得了?
寿命和安全性就更别提了。
液态电池用久了电解液会分解,电池就慢慢不行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老电车开两三年续航就缩水得厉害。固态电池没有液体电解液,不存在泄漏问题,循环寿命理想状态下能达到45000次。
固态电解质不易燃,你拿针扎它、用重物压它都不会着火爆炸,这可是液态电池做不到的。
拿油车来对比就更明显了。油车加一箱油跑600公里,听起来不错,但你得考虑成本。
每年保险、保养、换机油换滤芯,这些都是钱。电动车呢?除了电费几乎没什么运营成本。
而且现在加油站虽然多,但以后充电桩会更方便,高速服务区、商场停车场到处都是,随停随充。
有人可能会说,冬天电车不是续航打骨折吗?
这确实是液态电池的痛点,零下十几度续航能掉三分之一。
但固态电池不一样,它的低温性能保持率能超过九成,零下20度续航衰减能控制在一成以内。这对北方车主来说简直是福音。
说白了,固态电池不是对传统技术的改进,而是一次彻底的技术变革。
就像当年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不是因为智能手机能打电话打得更好,而是因为它能做功能机根本做不了的事情。固态电池也是这个道理,它在续航、充电、安全、寿命各个方面都是降维打击。
第三部分:油车和老电车谁更"怂"?谁会先被市场"抛弃"?
现在问题来了,固态电池真来了,油车和老电车谁先顶不住?
我的判断是:老电车会先扛不住,但油车的好日子也不多了。
为什么老电车更危险?
咱们算笔账。假设你2022年花30万买了辆电动车,续航标称500公里,实际冬天只能跑300多公里,快充要一个小时。
现在2025年了,你这车开了三年,电池衰减得厉害,续航只剩400公里,冬天可能就200多公里。你想卖二手,车商给你报价9万,连原价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因为电池衰减了,换电池的成本太高,不划算。
这时候市场上出现了搭载固态电池的新车,续航1000公里,充电10来分钟,价格可能只比你当年买的车贵一成多。
鹏辉能源就说了,他们固态电池的成本只比普通锂电池高一成多,而且未来3到5年成本能降到跟普通电池一样。
你说消费者会选什么?
肯定是新车啊!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固态电池新车上市,老电车二手价格暴跌,车主想换新车但卖旧车亏得肉疼,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开。
但车越旧越不值钱,越不值钱越想换,这种焦虑是油车车主体会不到的。
油车为什么能多撑一段时间?
主要是基础设施成熟。全国几十万个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每隔几十公里就有一个,随时能加油。
而且油车的保值率相对稳定,开个五六年卖二手还能卖个不错的价钱。技术上也没有代差,2020年的油车和2025年的油车动力系统没本质区别,不存在技术过时的问题。
但别高兴太早,油车的压力也在快速增大。欧盟已经通过了相关规定,2035年起禁售会导致碳排放的新燃油车。
虽然中国还没明确时间表,但趋势很明显,鼓励新能源、限制燃油车是大方向。再加上固态电池充电速度上来之后,充电桩的便利性会快速提升,高速服务区建几个超充桩就能解决问题。
使用成本就不说了。油价现在8块多一升,加满一箱油得四五百块,一年油费少说也得一万多。
电动车呢?
家用电一度才五毛钱,一年电费两三千块就够了。这差距摆在这,时间越长越明显。
所以我的判断是:2027年到2030年这三年会是个分水岭。
2027年固态电池小批量装车,老电车的二手价格会开始快速下跌;到2030年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老电车基本就没人要了。油车能多撑几年,但到2035年估计也就是在二手市场还能流通,新车销售基本就停了。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了!这些担忧靠谱吗?
每次新技术出来,网上总会有各种声音。
关于固态电池,争议最大的就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个,有人说固态电池肯定贵得离谱,普通人根本买不起。
这个担心不是没道理,新技术刚出来的时候确实贵。
但问题是能贵到哪去?
鹏辉能源已经给出了答案:他们用湿法涂布工艺生产的固态电池,成本只比普通锂电池高一成多。而且这还是初期的成本,等到3到5年后工艺成熟、规模化生产,成本能降到跟普通电池持平。
咱们算算,现在一辆主流电动车电池成本占整车成本的三到四成,假设电池成本高一成多,整车成本也就贵五六个点。
一辆30万的车,贵1万8到2万,但续航翻倍、充电快三倍、安全性大幅提升,这买卖划算吗?肯定划算啊!
几年后成本就降下来了。
第二个问题,有人问老电车能不能换固态电池?
理论上可以,但实际操作起来几乎不可能。
为什么?
因为车的底盘、电池仓、散热系统都是按照液态电池设计的。固态电池的尺寸、重量、散热需求都不一样,强行改装可能要把半辆车拆了重装。
这成本算下来可能比买辆新车还贵,谁会干这种傻事?
而且还有个问题,改装后的车安全性谁来保证?
保险公司认不认?
车辆年检能不能过?
这些都是大问题。所以现实情况是,老电车车主只能认命,要么凑合着开到报废,要么低价卖二手换新车。
第三个问题最实在:现在买油车是不是49年入国军?
这得分情况看。
如果你就打算开个三五年,那问题不大,这几年油车还是很成熟的选择,二手车也好出手。但如果你打算开8到10年,那就得谨慎了。
2030年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后,油车的二手价格肯定会受影响,到时候想换车可能会比较亏。
还有人担心充电桩够不够用。
这个担心有一定道理,但趋势很明显。现在全国充电桩已经超过几百万个,而且每年都在快速增长。
随着固态电池充电速度提升,对充电桩的需求反而会降低,因为充电快了,周转率就高了。
最搞笑的是有人说,固态电池出来了,液态电池会不会不让用了?
这纯属杞人忧天。技术迭代是个渐进过程,不是说今天固态电池量产了,明天所有液态电池车就不让上路了。
你看现在还有多少国三国四的车在路上跑呢?
技术淘汰是市场行为,不是行为指令。
结语:
说了这么多,固态电池这个"狼"到底来没来?
我的答案是:狼已经在路上了,而且跑得挺快。宁德时代说2027年小批量生产,2030年商业化,这不是忽悠,是真真切切的技术路线图和时间表。
蔚来的半固态电池已经在路上跑了,广汽的固态电池2026年就要装车,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进展。
对消费者来说,现在是个微妙的时间窗口。
如果你开的是2020年前的老电车,续航缩水得厉害、充电慢得要命,那不妨再等等,2027年后选择会多很多。如果你在纠结买油车还是电车,建议观望一下,看看明后年市场有什么新动态。
但也别太焦虑。
技术进步是好事,我们应该欢迎它而不是恐惧它。油车和老电车不是要报废了,它们只是在一个缓慢的退出过程中。
就像当年功能机被智能手机取代,也是花了好几年时间。
固态电池的到来意味着电动车的最后几个短板——续航焦虑、充电慢、安全隐患——都会被补齐。
到那时候,电动车和油车的竞争就不是五五开了,而是一边倒。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对环境来说也是好事。
时代在往前走,我们能做的就是跟上它的脚步,而不是被它甩在后面。
固态电池不是来抢你钱包的,而是来给你更好选择的。想明白这一点,就不用慌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