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们店就卖了3台途锐,现在看车的客户连试驾都懒得试,直接奔新能源区去了。 ”北京某进口大众4S店的销售王磊苦笑着刷手机,屏幕上赫然显示着2025年5月途锐全国销量:288台。 这个数字甚至不及同价位国产新能源SUV的单日销量。 而在展厅里,一台挂着“直降18万”标牌的2025款途锐3.0T锐享版,价格已跌破50万大关。
时间倒回三年前,途锐的起售价还坚挺在63.68万。 如今入门款终端价杀到39.98万,比本田冠道顶配还便宜。 更讽刺的是,3.0T V6版本优惠后50万出头的价格,比宝马X5 2.0T的落地价低了近10万。 但消费者用钱包投票:同样预算,77%的人选择奔驰GLC或宝马X3。 某车主在论坛吐槽:“去年58万提的车,今年二手估价只剩39万,肠子都悔青了! ”
品牌魔咒成为途锐迈不过的坎。 杭州某企业主李总的经历很典型:“公司采购SUV,财务建议买途锐说性价比高。 结果董事会全票反对——‘花50万买大众? 合作方以为公司要倒闭! ’最后定了奥迪Q7低配。 ” 这种认知在豪华车市场几乎是致命伤。
尺寸尴尬让家庭用户转身就走。 途锐4878mm的车长在中大型SUV里像个“小个子”,对比国产加长版奥迪Q7L短了231mm,更致命的是全系没有七座。 二胎奶爸张先生的话代表多数消费者:“这价位理想L9后排能躺平,冰箱彩电配齐,途锐后备箱再大也装不下俩儿童椅啊! ”
设计错位则赶走了核心用户。 2025款途锐采用贯穿式灯组和双大屏,试图讨好年轻人。 但真实成交数据显示,80%的买家是45岁以上中年男性。 从事建筑行业的陈老板直言:“新款前脸像大号途观L,老款的沉稳霸气全没了。 我要的是低调有内涵,不是装嫩! ”
懂车的老司机们却在为途锐叫屈。 汽车工程师林工自掏腰包买了辆二手途锐:“托森差速器全时四驱+空气悬挂,这配置放在奥迪上得加价15万! 暴雨天高速压积水,车身稳得跟轨道车似的。 ” 他特意展示底盘:铝合金悬挂支臂厚度是日系车的两倍,空气弹簧来自德国威巴克——和宾利添越同供应商。
实测数据更印证实力。 3.0T V6版本5.9秒破百,比同价位奔驰GLC 300快1.3秒;选装后轮转向系统后,5米车长转弯半径比高尔夫还小。 越野玩家老炮在敦煌戈壁实测:开启越野模式后底盘自动升高70mm,托森差速锁实时分配扭矩,轻松攀爬40度沙坡。
真正压垮途锐的,是国产新能源的全面碾压。 理想L7车主小刘算过一笔账:“途锐市区油耗13L/100km,每月油费2500+。 我充电才花300块,副驾屏追剧、语音控制全屋家电,这些途锐给不了。 ” 更残酷的是配置对比:问界M7标配激光雷达+鸿蒙座舱,而途锐顶配才给到L2级辅助驾驶。
维修成本则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上海车主赵女士的保养单显示:更换空气弹簧单支12800元,蓄电池报价5600元,工时费堪比保时捷。 “买得起养不起”的吐槽在车友群刷屏。
小众群体正悄悄抄底。 进口车商老陆透露:“二手市场3年车龄途锐残值仅45%,比BBA低20个百分点。 但有批玩车的老客专挑车况好的3.0T囤货,说这是‘白菜价买保时捷同款底盘’。 ” 某汽车自媒体人自曝:“去年38万捡漏准新2.0T,拆了车标贴宾利,朋友圈点赞破百——没人认出是大众! ”
段子手的狂欢却更显悲凉。 网络上热传的梗图:停车场保安指挥“奔驰宝马靠前停,大众往后挪”,配文“50万途锐不如30万C级有面子? ” 销售顾问的苦笑成为真实注脚:“客户最常问的是——这车和途昂有什么区别? ”
当一位途锐车主在挡风玻璃贴上“我真的是豪车”的标语时,这辆与卡宴共线生产的德系王牌,终究在2025年的夏天,成了红绿灯前无人回头的孤独存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