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Z Nismo再一次让我感受到,那种拿出血汗钱,真想拉个手动的冲动。说实话,放在以前我那家店里,来了个朋友,想换一台车玩操控,第一反应就是盯着手动变速箱看——仿佛那才是真正的驾驶乐趣。
我试着估算了一下,日产Z Nismo的车重大概在1500公斤左右(估算/样本少,加上运动套件重量,不会低于这个)。365匹马力,扭矩达到了521牛·米,配合6速手动,感觉像是把一台跑车的血液装入了一个身形小巧的身躯里。你知道,百公里油耗嘛,根据我平时的感觉,应该能在12到14升之间(这段先按下不表),如果你偶尔跑高速,跑跑山路,能让油耗保持在合理的范围。
对比性来说,像福克斯ST那一类的热血车,手动挡可能会轻一点,重视运动操控,但动力调校可能不那么激烈。反倒日产Z Nismo的底盘调校得粗暴一些,特别是配了硬化的悬挂和刚性更强的底盘,转弯时的反馈更直接。有人说开起来像猫步点在赛道上,我觉得还真差不多。可是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硬派的操控吧?你试过几次高速巡航,490牛·米的加速带来的那股推背感,实际上会不会让你有点晕车的感觉?
开发这台车,究竟是真想迎合爱玩车的那部分人,还是市面上有限的纯手动变速车的市场?这就问到我一个好奇的问题:日产为什么还坚持用手动?是不是觉得在这个自动变速器横扫市场的时代,留个纯粹驾驶的念想是必要的?而且,你会不会觉得,开发如此专注于操控感的车型,背后其实是供应链的博弈?毕竟,手动变速箱的供应不像自动那样稳定,尤其是高端点的机械变速箱,成本其实挺高的。
刚才我翻了下笔记和相册,看见我去年拍的那辆老版的Z,车身线条一样?都那样呼应经典的小溜背,溜背的设计是不是未来也会越来越秒?我觉得,这次Nismo版本在外观上的变化还算蛮成功的,加入了些许激进的套件,不禁让我猜测:这些外观套件,除了增加视觉冲击外,它们的空气动力学作用到底有多大?没有理工背景也不敢妄评,但打个比方,就像穿上跑鞋跑步,能快一点不是不可能。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内心想,难不成这些动感设计其实少部分是市场营销的噱头?毕竟,毕竟,碳纤维、碳纤维……这些词在硬派跑车里几乎成了标配,实际上用料的比重也不一定那么高(这段话有点没底,但我猜测,或许只是为了漂亮的外观)。我还记得之前修理工跟我聊过,有的碳纤维其实大多是塑料模仿的,每次拉动车门,小心翼翼观察后背的细节,有时候真得用放大镜才能看出真伪。
除了外观,车内的配置也让我觉得是真实用心。那两个赛车样式的座椅,据说硬度刚刚好,长途不至于累得要死。手感极佳,特别是那红色缝线,细节到极致。那我也想问:这种硬核的座椅,开一圈跑山,累不累?还是说唯一的乐趣就是赛道上挥洒?
对了,有个小细节:我刚才拍了张车门上那个排气按钮的特写,只是觉得,现代车型还真可以很豪华,其实就是在蹭一蹭科技感(这句话有点偏激,但也没错)。你会不会觉得,现代汽车就像装饰品,机械部分其实早已经失去了纯粹的意义?但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科技细节,确实让驾车变得更方便、更有趣。
讲了这么多,我一直在想,所谓的极致操控,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每次踩下油门,都在和发动机对话?尽管我知道,日常路上能发挥出极致动力的场景其实很少,但偶尔,站在那个24英寸轮圈前,看着车身的线条,心里总有点小期待。
说到这,我突然觉得,实际上我们真正想要的,或许只是那份触手可及的驾驶乐趣,一次在弯道中你不经意的漂移,或许18寸超级宽的轮圈会让车辆多一层人性化的韵味。不知道谁能把这份纯粹和科技完美结合?或者,我们都在等待下一台拥有纯手动的真爱车。
你说,这样的车,未来还能留得住激情吗?或者,有人愿意为操控花钱吗?这些问题像悬在脑海中的谜团,一点点在发酵。要不要试试手动挡的日产Z Nismo,或者,直接在车里,装点个赛车游戏的模拟器?反正,我的朋友圈里,那些喜欢手动的朋友,谁都在追求那一份玩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