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短视频平台一直在给我推送乙醇汽油的事儿,以前并没有过多关注这个,近期反而频繁的推送给我,感觉这件事儿已经不在停留部分人说说的层面上。
我看了不少视频,大致上都是一个逻辑,他们列举乙醇汽油的缺点,说燃烧排水后冬季结冰,还有里程减少不耐烧的事儿等等。
这些问题其实不用说,用乙醇汽油的车主都知道,自从用了乙醇汽油,总感觉车辆起步肉, 动力方面与纯汽油相比感觉弱了不少。
当然,这并不是错觉。
我查了一些资料,对乙醇汽油的优缺点做了一个总结:
乙醇汽油的优点明显,其成分是90%的普通汽油和10%的燃料乙醇混合,含氧量高,能够充分燃烧,减少污染物排放。
东北作为试点地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方面成绩显著。
缺陷同样明显。乙醇汽油的热值较低,导致车辆动力略有下降,油耗微增。在东北地区的冬季,冷启动可能成为难题。长期使用可能会冲刷油箱杂质,导致油路系统堵塞。排水道路结冰只能算是小事儿。
相关权威媒体对这件事也做了评论,它肯定了乙醇汽油的优点和缺点,但结论却是四个字:利大于弊。
的确,从能源结构、环保要素来看,东北作为重工业地区,在环保上存在一定需求,这是利,也是宏观层面个因素影响下的结果。
但如果深入到具体执行层面,你会发现用乙醇汽油的车主都在抱怨什么“动力不足”“有车损”“冬天滴水结冰,刹不住车”等类似的言论。
在我看来这些话都是大家伙找出来的理由,实际上使用乙醇汽油大家伙儿抵触的就两个问题:
一、为啥只有东北有乙醇汽油,不用乙醇汽油行不行?
二、为啥把乙醇的价格卖成了汽油价?乙醇汽油和纯汽油相比价格为啥没有大差别?
说白了,大家伙儿想问的就是这个两个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吧。
为啥乙醇汽油只有东北有?
我查了一些资料,大的是政策方面的因素原因。
自2001年起,国家在粮食主产区优先推广乙醇汽油,咱们东北作为核心粮仓,自然成为政策落地的重点区域。
此外,东北气候干燥,乙醇汽油保质期相对较长,且农业经济与乙醇产业深度绑定,形成了“粮食—乙醇—汽油”的良性循环。
这种循环为乙醇汽油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再说,不用乙醇汽油行不行?
就目前来看,整个东北似乎没有纯汽油的加油站,结论自然就是不行,这个问题也不是咱们可以讨论的。
再说第二个问题:价格。
乙醇汽油的普及产生的经济效益显著,这个显著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乙醇成本较低以及售价与纯汽油差别并不大。
目前东北的乙醇汽油以92号为例,价格为7.21元每升,而纯汽油以天津价格在7.1元。上海7.08元。
这么看来,乙醇汽油比纯汽油价格还要高。至于原因为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总体而言,永更便宜都物料卖出了汽油的价格,同时,售价还要比其他城市高出很多,就像网友说的一样,这对于我们粮食生产区、石油产地而言,似乎有一点:不公平。
您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