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研发部门大分拆,被吉利收购后再造“超级大脑”!

唉,一旦被收购,就要被拿捏呀,这不刚传出新闻极氪汽车的研发部门被大拆分了极氪的技术为吉利再造研发的“超级大脑”,老焊在想,在当下严酷的汽车市场下,以后市场上还会有极氪汽车吗?

极氪研发部门大分拆,被吉利收购后再造“超级大脑”!-有驾

这两天吉利汽车正忙着上演一场深度整合的大戏,极氪汽车从独立研发到现在的全部收归集团,这场变革关乎每一位极氪汽车的命运以及极氪汽车车主的未来售后。就在一个月前,吉利汽车(HK:0175)与极氪(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之前未持有的部分极氪股份(34.3%),同时,极氪汽车的股东可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

合并完成后,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的全资附属公司,并于纽交所退市。这不仅是资本运作,更是吉利“一个吉利”战略的关键一步。

极氪研发部门大分拆,被吉利收购后再造“超级大脑”!-有驾

然而,最引让老焊关注的是,极氪体系内独立的研发部门被分拆整合: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两大自研团队已经与吉利系其他品牌研发团队整合,并入吉利研究院。

01

战略布局:吉利再造“超级大脑”

吉利控股集团去年制定的“一个吉利”战略计划,正在加速落地。这是吉利汽车时隔10年再度提出内部品牌和资源协同整合的“革命”,旨在提高规模,降低成本,产生更高效益。

曾经,极氪是吉利控股集团内最为独特的汽车品牌,享有集团内最多的资源扶持和尖端技术力量。它重金吸纳华为等外部优秀人才,组建单独智能化团队,辅助集团内其他使用了SEA浩瀚架构的品牌进行三电开发,还能在美股独立上市。

如今,回归吉利汽车后,极氪品牌的特殊性将被消解。一个可能的发展趋势是,极氪未来将仅保留前端的品牌营销和产品定义等部门,而独立采购、研发等核心权力都将收回集团。

02

研发体系:从分散到统一的大整合

极氪整车相关的研发部门或将在近期被整合至吉利中央研究院。这已经不是极氪研发体系的第一次调整。

今年的8月,极氪辅助驾驶团队、吉利研究院、以及旷视旗下的辅助驾驶品牌“迈驰智行”,已经一同合并进入重庆千里智驾,整合后的辅助驾驶团队人数约3000人。

极氪研发部门大分拆,被吉利收购后再造“超级大脑”!-有驾

通过渠道,老焊了解的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的规划:考虑到目前智能化领域的巨额投入,及发展需要规模化经济性,吉利汽车和极氪辅助驾驶团队合并后,可以在人才密度、数据规模和算力基础上实现综合能力的领先。

这种整合带来的成本节约是实实在在的。极氪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完成合并后公司首次实现季度经营利润转正。其中,二季度研发费用环比收窄了26.2%。

03

智驾业务:黄金三角引领行业变革

吉利内部智驾业务的整合力度空前。7月最后一天,吉利控股集团召开重大会议,宣布对吉利系内部智驾公司、团队进行一轮大整合。

此前相对独立的极氪自研团队、吉利研究院、以及旷视旗下的“迈驰智行”,一同合并进入重庆千里智驾。会议明确提出吉利未来只有一个智驾团队,即千里智驾公司。

极氪研发部门大分拆,被吉利收购后再造“超级大脑”!-有驾

当前极氪团队近1500人、吉利研究院近1000人、加上旷视迈驰的500人团队,三方合并完成后,千里智驾公司人数规模将达3000余人,量级媲美华为、比亚迪等行业头部梯队。

值得注意的是,前华为车BU总裁王军已加盟千里智驾出任高管。王军与吉利首席智驾科学家陈奇(原华为自动驾驶负责人)、旷视创始人印奇形成“黄金三角”,分工覆盖算法、硬件与生态整合。

04

成本考量:巨额投入下的必然选择

吉利汽车智能化研发的高成本,是推动吉利整合研发力量的重要原因。吉利集团对外的数据显示,吉利旗下各品牌智驾团队独立作战,2024年的研发投入便达到104.19亿元,占全年营收的4%。

目前跨品牌重复开发情况明显,如:高速领航功能在多个品牌团队中分别立项,造成资源浪费明显。例如极氪与领克曾各自组建2000人团队重复开发L3系统。

极氪研发部门大分拆,被吉利收购后再造“超级大脑”!-有驾

安聪慧曾明确表示,通过整合,研发投入预计减少10%-20%,供应链成本因规模化下降5%-8%,产能利用率提升3%-5%。经吉利汽车内部测算,合并后研发环节每年可节省数十亿元;联合采购方面,在原预算基础上额外节省几十亿元。

05

市场表现:销量瓶颈下的突围之路

近期频繁的组织架构变动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极氪的销量出现了罕见的瓶颈期,在今年上半年数据统计上,极氪累计销量为9.1万辆,同比仅微增3%。

同期,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速达到33.3%;吉利汽车内部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为126%。按照极力之前的规划,今年极氪品牌的销量目标为32万辆,前6月的目标完成率只有28%。

极氪研发部门大分拆,被吉利收购后再造“超级大脑”!-有驾

老焊通过线下探店发现,当前极氪品牌的销量主力从极氪001转向了极氪007。线下销售告诉老焊:极氪001已经推出近5年时间,内部销售资源更侧重极氪7X、007GT等新车上。

去年极氪001为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一年更新三代。此举不仅没有刺激销量实现预期的增长,反而损失了品牌口碑。调研报告显示,极氪的NPS(用户净推荐值)只有29.5,位居调研品牌的第41位,与同价位品牌的差距较大。

06

用户视角:老车主的担忧与期待

作为极氪001的老车主,深圳的车友张先生表达了的想法:“当初选择极氪就是看中它的独立性和技术实力,现在完全回归吉利,担心未来的OTA更新和服务品质会下降。”

不过,也有用户持乐观态度。车主李女士认为:“整合可能是好事吉利集团资源更多,说不定以后我们的车能享受到更好智能驾驶技术服务。”

针对用户及市场的相关顾虑,吉利汽车也做出了回应:桂生悦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吉利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不足。随着智能化快速发展产品更迭速度加快吉利控股未能及时将未来发展计划向用户公布客观上剥夺了用户知情权选择权。

07

行业趋势:整合已成为主流选择

吉利的整合行为并非个例,在当前行业竞争压力下,整合统一正逐渐成为“主流”。让老焊能想到的例子就是比亚迪了:当前比亚迪已经设立“迪派智行”统揽全集团智驾研发。

这种迅速聚合资源,避免内部重复研发的消耗,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面对智能驾驶高投入、长周期挑战时战略转向从各自为战单打独斗转向集团内部平台聚力。

根据规划年吉利乘用车板块全年销量目标为万辆其中新能源目标万辆即新能源渗透率达以上。此外吉利定下未来三年战略目标至年整车年销量将超万辆 。

极氪研发部门大分拆,被吉利收购后再造“超级大脑”!-有驾

08

未来展望:整合后的发展路径

整合完成后吉利将形成更加清晰技术发展路径。千里科技打造“千里浩瀚”平台采用五级分层架构全面覆盖从L2级辅助驾驶到L3级自动驾驶技术需求。

其中基础版本采用主流车载芯片方案支持高速公路智能导航和自动泊车功能高阶版本则配备高性能计算芯片和激光雷达系统可实现复杂城市场景下无图城市NOA和车位到车位领航功能。

极氪研发部门大分拆,被吉利收购后再造“超级大脑”!-有驾

吉利凭借超强算力——星睿智算中心总算力EFLOPS为国内车企最高支持云端协同训练——和万辆L2+级别车辆产生百亿公里级海量数据积累构建起完整“算力-数据-算法”闭环体系。

这种“自主可控+开放合作”混合发展模式一方面保持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另一方面通过开放合作获取行业优质资源。这种模式既避免全栈自研高成本压力又突破传统车企技术瓶颈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极氪研发部门大分拆,被吉利收购后再造“超级大脑”!-有驾

重庆千里智驾科技有限公司已于今年月日正式成立。这家由重庆江河启兴、吉利和旷视各占股路特斯持股的合资企业将承载吉利集团智能驾驶研发未来。

文末最后老焊想说:吉利此次的整合是汽车行业内少有的“类华为”垂直重构案例,通过组织合并、技术标准化和生态协同,并试图在智能驾驶赛道实现“战略扩张”到“战略整合”转型。路漫漫其修远兮,造车上下而求索!

整合后的吉利汽车能否实现其战略目标或许只能等待时间来给出答案了。

新闻源引用:

界面新闻《极氪陆续分拆研发部门,预计将在今年底前完成与吉利汽车整合》

盖世汽车《极氪回归吉利汽车:进程、影响与挑战》

天极网《吉利智驾终局:极氪1300人团队并入千里科技,前华为总裁王军坐镇!》

新浪汽车《极氪完成对领克的股权交割 极氪科技集团正式成立》

有家网《吉利智驾终局!1300人团队并入千里科技》

驱动之家《吉利智驾版图大重组:极氪智驾团队整体注入千里科技,打造「吉利版华为引望」》

汽车网评《「一个吉利」加速整合,涉及三大智驾团队人规模》

各位车友您怎么看待极氪回归吉利这件事呢?如果您是极氪汽车,您认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和想法点赞转发让更多车友看到这篇文章!转发请注明出处,老焊在此道谢了!

本文标签:极氪研发整合、吉利汽车战略、极氪回归吉利、千里智驾科技智能驾驶变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