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司机一句劝,别买纯电续航200km以内的增程车,因为不实用

当初买车时笑得像中彩票,如今只想把车推河里,这就是短续航增程车主的真实写照! 你以为“可油可电”是全能王,结果活成了充电桩的“舔狗”和加油站的“冤大头”。

听老司机一句劝,别买纯电续航200km以内的增程车,因为不实用-有驾

一、数字游戏玩得贼溜

厂商标着“纯电180km”,实际能跑多少? 车主小王掰着手指算:电池强制保电20%,36公里没了;CLTC续航测试在理想环境下进行,现实路况打八折,144公里变115公里;冬天零下开暖风,续航再砍30%,最终只剩80公里出头。 三天两头跑充电站,比上班打卡还勤快。

车友群里炸锅了:“标180km,实际跑100公里电量就报警”“冬天开空调,50公里都悬乎! ”销售吹的“一周一充”,成了年度冷笑话。

二、烧油比喝茅台还心疼

电量一耗尽,增程器立马启动。 你以为它是温柔备胎? 不,它是被踩了尾巴的猫! 轰隆隆的噪音能把丈母娘吓哆嗦,油耗飙到9.8L/百公里,比同级别燃油车还多烧2个油。

听老司机一句劝,别买纯电续航200km以内的增程车,因为不实用-有驾

坑爹的是能量转化逻辑,插混车是“油驱动轮子”,增程车是“油→发电→电驱动轮子”,多绕一道弯,效率低得像交智商税。 高速上亏电跑,每公里成本直奔8毛钱,加油时手都在抖。

三、还没熬到质保就先废了

中汽试炼场实测数据撕开真相:理想ONE跑10万公里后,电池健康度暴跌至75.6%,特斯拉Model 3同里程仍保持89.3%。 小电池高频循环充放电,如同让手机一天充三次电,两年后续航直接腰斩。

车主老张欲哭无泪:“买时标180km,四年后衰减到140km,实际开空调只剩100公里,冬天再打个折,这车是买来当电动爹供着的? ”

四、分分钟让你心态崩

听老司机一句劝,别买纯电续航200km以内的增程车,因为不实用-有驾

你以为通勤每天50公里稳够用? 接孩子、送老人、临时加班、跨城急事,单日里程轻松破百。 标称200km的续航,冬天实际120km都悬,半路电量报警,被迫启动增程器。 那一刻,你终于懂了什么叫“电不够用、油烧不起”的绝望。

五、电车油车两头不靠

增程车的灵魂分裂感能逼疯强迫症:纯电模式下安静顺滑,一旦切到增程器,噪音震动堪比拖拉机进城。 北京车主吐槽:“电量低于20%,增程器自动启动,办公楼下车轰隆隆转到下班,同事以为我开的是柴油发电机!

六、二手车商见了直摇头

想卖车? 车贩子瞥一眼续航数据就压价:“电池健康度75%? 续航缩水三成? 这车收来得砸手里! ”短续航增程车残值比同价位油车低20%,比长续航增程车差出3万块。 当初省下的购车钱,全在二手市场吐了回去。

听老司机一句劝,别买纯电续航200km以内的增程车,因为不实用-有驾

七、小电池增程就是过渡炮灰

车企为啥死磕200km以下续航? 电池成本卡着脖子! 主增程车电池普遍30kWh,想突破200km需扩容到40kWh以上,重量和价格会飙升。 别说增程器热效率仅30%(丰田混动超40%),轻量化材料贵得肉疼,厂商只能砍续航保利润。

结果呢? 用户成了“油电两套系统”的小白鼠,天天在“充电焦虑”和“油耗恐惧”之间反复横跳。

现在每天早上看着那辆纯电续航170km的车,我都有种想把它推到河里的冲动。 说它是电车吧,续航不够看;说它是油车吧,油耗高得离谱。 几十万买了个四不像,唯一的作用就是提醒自己:下次换车,打死也不碰短续航增程!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