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持续不退,安全驾驶牢记,星纪元ET提醒你

虽然节气上已经立秋,但很多人出门后的第一感觉恐怕还是“上当了”。

头顶的太阳依旧热情似火,地面蒸腾起的热浪毫不留情,持续不退的高温天气,不仅让我们体感难受,也给路上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考验。

不少车主朋友可能会觉得,汽车出厂前不都经过了各种严苛测试吗,夏天热一点应该问题不大吧?

高温持续不退,安全驾驶牢记,星纪元ET提醒你-有驾

话虽如此,但我们日常使用中的一些疏忽,加上极端高温这个外部因素,确实会放大一些潜在的风险。

因此,在这个“秋老虎”依然横行的时节,我们确实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夏季用车的安全和舒适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出行无忧。

首先,咱们来聊聊大家最关心,也最让人揪心的一个问题:车辆安全,特别是自燃风险。

夏季是车辆自燃的高发期,这一点对于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都一样。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它的核心动力来源是那块巨大的动力电池组。

电池在工作和充电时本身就会产生热量,如果再长时间被烈日暴晒,内外热量叠加,电池系统的温度就会急剧升高。

这就好比我们把手机放在太阳底下晒,没一会儿就烫得拿不住,而汽车的电池组规模要大得多,热量聚集也更危险。

一旦温度超过了电池内部材料所能承受的极限,就可能引发内部化学反应失控,形成所谓的“热失控”,最终导致起火。

所以,养成良好的用车习惯是第一道防线。

最简单的一条,就是尽量别让爱车“硬扛”太阳。

有地下停车场的就别停在露天,实在没条件,也要尽量找个树荫或者建筑物的阴影处。

出车前养成绕车一周检查的习惯,不仅是看轮胎,也要留意一下车底有没有不明液体的泄漏痕迹,打开发动机盖扫一眼,看看机舱内是否干净,有没有油污,各类管线的隔热包裹是否完好。

高温持续不退,安全驾驶牢记,星纪元ET提醒你-有驾

另外,车内千万不要存放打火机、充电宝、车载香水、罐装清新剂这类物品。

这些东西在高温密闭环境下,内部压力会急剧增大,就像一个个潜在的小型炸弹,随时可能引发爆炸或燃烧。

当然,除了车主自己多加注意,车辆自身的安全设计才是根本保障。

如今我们的国产品牌在这方面确实下了大功夫,比如星纪元ET这款车,它在研发阶段就在吐鲁番火焰山那种极端高温环境下,进行过长达72小时的连续测试。

它能扛住考验的底气,来自于电池包里的一项关键技术。

在每一个电芯之间,都填充了一种叫做“航空级气凝胶垫”的特殊材料。

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高级,其实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超级隔热垫,它能承受高达1200摄氏度的高温,而且导热性极差。

它的作用就像是给每个电芯都穿上了一件顶级的消防隔热服,万一某个电芯因为意外发生过热失控,这层“防火墙”就能有效地阻止热量扩散到旁边的电芯,避免了“火烧连营”式的连锁反应,为车上的人员争取了宝贵的安全时间。

这种从根源上考虑安全的设计,体现了中国汽车工业在核心技术上的进步和对生命安全的责任感。

说完了严肃的安全问题,我们再来谈谈一个每天都可能遇到的糟心体验:高温带来的驾乘舒适度下降。

相信每个有车的人都经历过,在炎炎夏日,打开那扇被暴晒过的车门,一股夹杂着皮革和塑料味的滚滚热浪瞬间将人吞没,坐垫烫得人一激灵,方向盘更是热到不敢碰。

有实验数据显示,当室外气温达到35摄氏度时,在阳光下停放的密闭车厢,温度可以在十几分钟内轻松突破60摄氏度。

高温持续不退,安全驾驶牢记,星纪元ET提醒你-有驾

这已经不只是“难受”的范畴了,高温会加速车内装饰材料中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挥发,形成危害健康的“毒气室”。

因此,聪明的做法是“人未到,凉意先行”。

现在绝大多数智能汽车都配备了手机远程控制功能,在上车前提前十分钟左右,通过手机APP远程启动空调,并且可以稍微打开一点车窗进行通风换气。

这样一来,等你拉开车门时,迎接你的就不再是“移动桑拿房”,而是一个清凉舒适的空间了。

当然,不同车辆在应对高温舒适性方面的能力还是有差距的。

以星纪元ET为例,它在提升夏日舒适感方面就做得非常细致。

比如它那个巨大的全景天幕,看着通透,但并非普通玻璃。

它采用的是双层纳米镀银玻璃,就像给车顶戴上了一副高科技太阳镜,可以隔绝掉99.9%的紫外线和98.5%的红外线。

这意味着,车外的毒辣阳光大部分都被阻挡在外,车内乘客既能享受到开阔的视野,又不会被晒得头昏脑涨。

它的空调系统也很有特点,采用了一种行业里比较少见的双层流设计。

简单来说,就是空调在工作时,下层吹出强劲的内循环冷风,快速降低车内温度;而上层则同步进行新风换气,将车内的热空气和浊气排出去。

根据官方的测试,这套系统可以在5分钟内,将车内温度从60摄氏度降至体感舒适的25摄氏度。

高温持续不退,安全驾驶牢记,星纪元ET提醒你-有驾

再加上它的座舱获得了中汽研的“CN95健康座舱”认证,能有效过滤PM2.5、花粉等污染物,全方位地保障了车内环境的舒适与健康。

最后,我们还要关注一下新能源汽车在高温下的“吃饭”问题——也就是充电安全。

高温天气对电池的充电效率和安全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温度过高时,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会加速,充电时产生的热量也会更多。

如果这时候车辆的电池热管理系统不够智能,散热不及时,就可能导致电池过热。

轻则系统为了保护电池,会自动降低充电功率,导致充电时间变长;重则可能对电池寿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引发安全隐患。

因此,夏季给电动车充电,也需要讲究策略。

尽量选择在早晨、傍晚或者夜间等气温相对凉爽的时段充电,避开日头最毒的正午。

充电前,养成好习惯,仔细检查一下充电枪头和线缆有没有破损、老化,接口是否干燥清洁。

如果是在室外公共充电桩充电,也尽量选择有遮阳棚或者通风良好的位置,避免充电设备和车辆电池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在整车用电安全这个基础维度上,车辆本身的设计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

星纪元ET是首款通过了中汽中心“NESTA六维电安全”技术验证的SUV车型。

这个认证听起来专业,但它覆盖的范围非常广,包括了整车充电安全、电磁安全、功能安全、高压安全、电池安全和整车消防安全这六个大方面,相当于对车辆整个电气系统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严苛的安全大考。

这背后,是中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对安全标准毫不妥协的坚持。

总而言之,虽然酷暑尚未完全退场,但只要我们车主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用车习惯,再加上如今汽车科技的不断进步,就能将高温天气带来的风险和不适降到最低,安心享受每一次清凉舒适的旅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