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告诉你,2025年9月燃油SUV的销量排行榜会让人大跌眼镜,你信吗?就在新能源车风头正劲、渗透率逼近60%的大环境下,燃油SUV却迎来了一场罕见的结构性回暖。这份“复苏名单”并不均衡:仅有4款车型销量突破万辆,头部效应日益明显。更令人惊讶的是,吉利博越L竟然力压群雄,坐上销冠宝座,而曾经的“神车”们,比如哈弗H6,却跌至榜单边缘。这一切究竟说明了什么?燃油车真的依旧留有“春天”吗?
说到燃油车回暖,不少人立刻炸锅了——支持者认为这是燃油车的“最后荣光”,而反对者则看衰其前景,声称这不过是回光返照。吉利博越L卖出14550辆登顶冠军,无疑是自主品牌的骄傲,但大众阵营的途观L紧随其后,以12017辆稳居合资燃油SUV之首,让人细思极恐:自主燃油车的对手,依然是那班“老江湖”。更曾经一度高调的日系SUV,如CR-V,却排到了第9名,仅有7773辆。这到底是市场的选择,还是某种偶然?数据背后隐藏的真相着实令人好奇。
如果细看这份榜单,你会发现市场上演了一出“冰与火之歌”: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博越L的单月销量在前三周以惊人的62%涨幅呈现出“节节攀升”的态势,而途观L、丰田RAV4荣放、吉利星越L等车型也守住了万辆级别。这些车型无一例外都在主打高性价比。譬如,博越L不仅外观大气,动力出色,还具备灵活的价格策略,与新能源车在经济性方面分庭抗礼。而卡罗拉锐放则靠百公里6.2升的油耗成功圈住家庭用户这一刚需市场,堪称“燃油车中的耗油少宗师”。
反观哈弗H6、日产逍客等传统燃油车明星,则显得有些黯然失色。全球车企的新能源转型大潮无疑对这些车型构成了冲击,但市场表现的滑坡又岂止于外部竞争的压力?一位消费者直言不讳:“新能源车优惠那么多,买燃油车?不如多看看近几年出新款的替代车型。”这种声音折射出燃油车型想要逆袭或许并不容易。
在这场似乎“回暖”的氛围下,燃油SUV市场却并非平静如水。虽然博越L以领头羊之姿创造了佳绩,但环顾榜单,你会发现另一种隐忧。排名靠前的大部分车型仍来自于早已打响名号的品牌,缺乏新品补充。日系“三剑客”——CR-V、逍客和汉兰达,皆有不同程度的下滑。马自达的燃油车型甚至完全无缘前25,这也反映出品牌号召力乏力的问题。
反对声音也不容忽视。新能源车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尤其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更受到政策青睐,而燃油车的购买和使用成本却不断攀升。这是否意味着,燃油车的未来市场会越来越小?换句话说,这轮数据中的“回暖”,仅可能是用户为追赶停产车型的“最后一搏”?
命运偏爱逆风翻盘者。以博越L为首的燃油SUV,居然靠“亲民”路线实现了惊天逆转。单单是博越L,9月销量突破万辆,自主品牌扬眉吐气。而“黑马”红旗HS5第三周更是暴涨25%,坐稳豪华燃油SUV代表的位置,令人不禁惊呼:“传统燃油车怎就被判了死刑呢?”
矛盾的另一面也更加激化。奔驰GLC、奥迪Q5L和宝马X3组成的豪华车“三巨头”,尽管排名均在前列,但对比新能源SUV如特斯拉Model Y动辄月销数万的成绩,差距宛若鸿沟。再看丰田汉兰达,中国车市曾经的“全能王”,如今月销不过三千余辆。同样的困境,也笼罩在日产逍客、哈弗H6头上。一些资深的燃油车拥护者忍不住发出灵魂拷问:燃油车是否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眼下这场好戏,真的是战争的终点,还是更大风浪的前兆?
表面燃油SUV取得的亮眼数据似乎稳住了阵地。然而更深一层隐忧显露无遗。新能源车以压倒性补贴、政策红利,以及不断增多的充电设施布局,对燃油市场形成包围之势,似乎为燃油汽车敲响长命钟。消费者在选择车辆时也直接表现出观望心态,购买一辆燃油车或许转瞬间可能成为“被淘汰”的代名词。
燃油车本身的技术进步似乎停滞不前。奔驰GLC排名第十二,虽然还是国产豪华SUV的领军车,但价格进一步压缩,显示其议价能力下降,否则销量难言乐观。而大众旗下探岳、途观L销量看似惊人,但它们的细分市场份额依然被吉利、长安等自主品牌咬住喉咙。日益高端化新能源品牌登堂入室,燃油车从性价比转防守,看似赢了销量战,这与竞争日益激化的事实形成了吊诡场景。
有人说,博越L是燃油SUV市场的“神话”,恭喜,它成功问鼎销量冠军;不过这个冠军的含金量真的足够高吗?新能源车咄咄逼人,政策导向明显倾向新能源,燃油车型即便卷出高爆发力,摆脱不了的是时代背景下的落后。这也让人禁不住感慨:看起来风光无限的燃油车市场,实际上或许是一座岌岌可危的孤岛。你可以质疑新能源车的市场转型尚需时间,但有一样确定无疑,燃油车的下坡路,可能比它们自己意识到的更陡。
吉利成了燃油SUV冠军,大众途观L稳坐合资头把交椅,这听起来挺提气。但在新能源大行其道的时代,这些数据到底是“市场的意见”,还是“消费的惯性”?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激烈对垒,你觉得谁最终会是赢家?欢迎留言和我们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