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SUV销量榜:博越L挤进前三,宋系列掉队,BBA集体失踪

7月SUV销量榜:博越L挤进前三,宋系列掉队,BBA集体失踪

7月份的车市行情,前几天在群里就有人聊起,说是淡季果然不假。那天去修理厂补胎,师傅边敲轮毂边念叨,“最近卖车都没啥人来问了,你们这些开SUV的也都精明了。”后来翻了下乘联会的数据——183.7万台乘用车卖出去,同比涨了一点,但比上个月少不少。SUV这块儿90.8万台,比去年多点,可还是往下掉了一截。

7月SUV销量榜:博越L挤进前三,宋系列掉队,BBA集体失踪-有驾

Model Y又是第一,这事已经没人稀奇了。我家隔壁老李买的是这款,他说就是冲着智能驾驶和续航来的。他还特意跟我讲过一次自动泊车,说头一回用的时候手心全是汗,“怕它撞墙”,结果一点事没有。这种新能源大牌子,现在确实吃得开,在中高端市场稳得很。

问界M8排第二,这个我还真坐过一次,是同事家里新换的。他孩子在后排睡觉,全程没吵闹,同事说华为那个座舱系统能哄娃放动画片,还能语音控制空调。增程技术据他说“加油站见面打招呼”,电池续航也挺扎实,对家庭用户来说算省心型选手。

7月SUV销量榜:博越L挤进前三,宋系列掉队,BBA集体失踪-有驾

第三名居然是博越L,我有点意外。之前听销售嘴快,说这款最近火到断货,一度排名蹿升19位。据说年轻人喜欢它造型够新潮、空间不憋屈,还有那套便宜又齐全的配置。有个朋友试驾完回来吐槽仪表盘字体太小,不过性价比是真的香。“十来万买这么大只,还要啥自行车?”他这样总结。

星越L和理想L6也混进前十,两者玩法不同,一个主打燃油+混动平衡,一个瞄准家庭场景加长续航。有群友自测星越L跑高速油耗能压到6升多,但城市堵起来就别提省油了;理想那边,有娃爸妈最爱,大屏幕看动画片,小孩一路不闹腾,据说25万左右区间杀疯了。

7月SUV销量榜:博越L挤进前三,宋系列掉队,BBA集体失踪-有驾

合资阵营像RAV4荣放、途观L、探岳这些老熟人还是靠口碑撑场子。我叔去年刚换途观,说发动机声音小但变速箱偶尔顿挫,他觉得还能忍受。这些车型三大件成熟,用惯的人懒得折腾。不过卡罗拉锐放和锋兰达降价幅度夸张,都砍到3万元上下才把销量拉起来——微信群里有人吐槽:“合资现在拼价格,不拼情怀。”

7月SUV销量榜:博越L挤进前三,宋系列掉队,BBA集体失踪-有驾

CS75 PLUS依旧稳当,也是维修师傅常挂嘴边的“皮实耐造”。我自己去年试驾过一回,高速超车动力够用,就是底盘偏硬,有时走烂路弹跳厉害。瑞虎8也是类似情况,多年积累下来养护便宜,配件好找。但新能源越来越猛,他们压力其实挺大的,只不过暂时还能守住份额罢了。

7月SUV销量榜:博越L挤进前三,宋系列掉队,BBA集体失踪-有驾

倒数再看宋系列,以前一直榜上有名,这次却有些失色。我同学家里的宋Pro DM-i只卖出1.18万辆,而且环比跌惨。“DM-i现在优惠不给力,新出的PLUS更贵,”他在群里抱怨,今年以来竞争太卷。另外两款宋PLUS DM-i和宋L连15强都没进。不知道是不是定价策略问题还是被新势力抢走客户,总之风光不再。而BBA那些豪华品牌,今年初还有影子,现在彻底消失,好像大家突然对豪华SUV集体免疫似的,也许等年底促销才会冒头吧?

7月SUV销量榜:博越L挤进前三,宋系列掉队,BBA集体失踪-有驾

顺带插一句,新能源这一波确实改变格局。有邻居今年换电动车,就冲着智能化去,“不用每次倒库自己瞎琢磨,让机器帮忙。”而合资燃油只能靠降价维持热度,否则真容易被自主赶超。谁抓住用户需求谁赢,这道理其实连楼下修理工阿福都懂,每次闲聊总拿手机查配置参数,看哪个牌子的刹车片耐磨——他说以后汽修生意估计都是给国产电动车做升级去了吧?

7月SUV销量榜:博越L挤进前三,宋系列掉队,BBA集体失踪-有驾

至于二手市场,我上周逛跳蚤群看到有人出2019年的CS75 PLUS,标价低得离谱,但询问的人不少,看样子这种“老将”保值率还行,只要不是事故或者泡水,一般转手很快。所以哪怕行情变化,再皮实靠谱一点总归不会亏太多。本地信息来自乘联会数据与街坊日常聊天,仅供参考,各地情况可能不同哈。

7月SUV销量榜:博越L挤进前三,宋系列掉队,BBA集体失踪-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