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基础配置为啥突然成了“加钱选装”?

车上基础配置为啥突然成了“加钱选装”?

小区楼下那会儿,老王提了辆新Model 3回来,车友群里一顿祝贺。可没两天,他在微信群发牢骚,说左转灯怎么按都不顺手。我还以为他手大呢,结果去瞅了一眼才发现——方向盘边上连根拨杆都没有,全靠按钮。你说这事儿搁十年前谁信?小时候我爸的老捷达,那拨杆嘎嘣脆,用惯了闭着眼也能摸到,现在倒好,这些年什么都能省。

车上基础配置为啥突然成了“加钱选装”?-有驾

前阵子特斯拉官网悄悄上线个“转向信号拨杆改装”,2499块一根。这玩意儿以前是标配啊,现在先砍掉,再当高科技卖给你。邻居李师傅听说后乐得直摇头:“有点像拆开饭盒再单卖筷子。”据他说,有些刚买新Model 3的主,还得琢磨要不要花钱补回去,不然每次变道心里都虚。

其实大家吐槽的不光是习惯问题,这东西本来就是法规要求:控制件要显眼、好够着。尤其咱们这片环岛多,打方向时想找准哪个按钮是真难。有次陪朋友试驾,他过弯差点按错,把雨刮开成转向灯,一路糊涂风景线。他自己笑称以后是不是连安全带插口也得扫码解锁。

车上基础配置为啥突然成了“加钱选装”?-有驾

特斯拉后来又说,新批次交付的Model 3会把拨杆重新标配回去。这波操作看似承认之前设计欠考虑,可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老用户自认倒霉,要么忍受用按钮,要么掏腰包改装。一时间群里炸锅,有人调侃:“创新就创新呗,可别拿基础安全当实验。”

其实类似事不止一家干过。当初宝马闹出的座椅加热订阅服务,也是一绝。本来硬件全给你装好了,就是不给免费用,让你再掏钱解锁。不少车主直接气笑,说冬天坐冷板凳还得额外交月租费。这风潮被骂狠了才作罢,但不少维修师傅私下讲,其实模块早焊死,只等后台放权限。

车上基础配置为啥突然成了“加钱选装”?-有驾

大众那边更离谱。有英国ID.3用户想体验满血动力,被告知每月16.5英镑或一次性649英镑买断才能全马力输出。但保险公司算保费时,却只看原厂登记参数,不管实际有没有解锁性能。结果有人多花冤枉钱,动力没提升多少,还照样交高保费。“典型割韭菜嘛!”修理铺张哥边擦手边念叨,“反正软件一推送啥都有可能。”

有意思的是,我表弟前年收台二手小众品牌SUV,据他说那个年代还有不少稀奇古怪的小配置,比如副驾驶座椅通风竟然比主驾先普及,还有仪表盘上的机械式油量警示灯,如今基本见不到。他常感慨:“现在反而越做越‘精明’,连空调滤芯升级这种小活,都能让4S店报个天价。”

车上基础配置为啥突然成了“加钱选装”?-有驾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今软件定义汽车已成趋势,经常OTA更新确实方便,就像手机一样常换常新。但不少老司机觉得,这种技术进步本该让用车体验更舒坦,而不是把本属于你的功能分拆出来单独收费。有时候感觉厂商不是想着怎么服务用户,而是在研究怎样最大化利益分割。“就怕哪天打火启动,也弹窗问你要不要订阅‘引擎增强包’。”朋友圈有人半真半假地调侃。

去年夏天,我和同事一起送修单位公车,那台旧款MPV仪表故障报警一直亮黄灯,到维修站技师直接一句,“这型号零部件厂家停产啦,你只能换总成。”后来网上淘二手配件,又碰上一堆翻新的水货货源,一折腾就是俩礼拜。这种情况现在倒是不多见,因为很多电控系统已经远程升级解决,但价格嘛……你懂的,总归绕不开钱包那道坎儿。

车上基础配置为啥突然成了“加钱选装”?-有驾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小区门口修理摊老板娘曾经唠嗑,说她年轻时帮家里搞摩托维修,那时候最贵的一项业务居然是“后视镜防眩目膜贴膜”,五块钱贴一次,全街坊排队抢着弄。而如今这些功能随便一个中端车型就集齐,可偏偏那些该有的小东西,却越来越需要另算账单……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车上基础配置为啥突然成了“加钱选装”?-有驾

部分信息参照日常交流、微信群聊天及爱范儿报道等渠道整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