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最近这两天后台收到不少朋友私信,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听说极越线下店关门了,之前看中的那款带自动驾驶芯片和激光雷达的车,现在还能放心买吗?”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前两天在商场看到的场景——原本摆着两台极越展车的展厅突然撤空,玻璃门贴着“设备维护”的告示。但有意思的是,旁边停车场恰好停着台极越01,车主正在后备箱装露营装备。我凑过去闲聊才发现,这位车主刚跑完川藏线回来,全程靠高速辅助驾驶往返五千公里。他说车子现在反而更抢手了,上周有位宝马X3车主开价想置换都被他婉拒。
一、藏在车机里的秘密武器
说到这款车的核心配置,必须得提它搭载的自动驾驶硬件组合。仪表盘后方藏着目前量产车最强的8650计算平台,这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组能每秒处理45万亿次运算,相当于同时解码400部4K电影。更关键的是车顶凸起的激光雷达模组,128线束的探测能力让它在暴雨天都能看清200米外飘落的塑料袋。
有位做无人配送车开发的工程师朋友做过实测:傍晚六点的下班高峰,他开着极越01走北京东五环,全程零接管。遇到突然变道的出租车,系统能在0.02秒内完成路径重规划,这个反应速度是人类司机的15倍。他还给我看后台数据——整套系统光学习中国路况就用了超过300亿公里虚拟里程,相当于绕地球75万圈。
二、巨头撑腰的技术底气
可能有朋友会担心:“车企经营调整会不会影响智能系统?”这里要划重点了——负责智驾模块的百度Apollo团队专门发了公告,承诺现有车辆的智能导航、自动泊车等功能将持续更新至少五年。就像你用的手机地图app,就算某家手机厂不做了,导航服务照样正常运转。
更让人安心的是生产环节的背景。极越01从冲压车间到总装线全部在杭州湾吉利智慧工厂完成,这个基地同时生产着沃尔沃XC40和极氪001。负责底盘调校的王工程师告诉我:“我们给不同品牌做共线生产时,品控标准都是统一的。举个具体例子,车门缝隙公差必须控制在0.5毫米以内,这个精度要求比头发丝还细。”
三、真实车主的使用图鉴
广州的幼师林女士给我看了她的用车日历:周一带孩子去动物园,自动泊车精准停进立体车位;周三暴雨天赶去家访,激光雷达在能见度不足50米时依然识别出横穿马路的老太太;周末全家去从化泡温泉,全程NOA(领航辅助驾驶)让老公能在后排陪孩子玩Switch。她笑着说现在最苦恼的是小区邻居总来打听哪里还能买到同款。
更硬核的是杭州的网约车司机陈师傅,他专门挑晚上十点到凌晨四点跑机场线。开启夜间增强模式后,车灯会自动调节照射范围,遇到高速修路的路段,系统会比导航提前800米开始变道。最神奇的是有次接外国游客,车机直接切换成英文界面,连景点解说都带实时翻译。
四、闭店之后的隐藏惊喜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后续服务。我特意跑了三家不同品牌的4S店验证:在吉利认证的售后服务点,车间主任指着正在保养的极越01说:“这些车的三电系统终身质保,保养周期和极氪完全相同。”更有意思的是某二手车商透露,现在准新车挂牌价比指导价还高3万,因为懂行的买家都知道这车硬件配置是越级存在。
至于智能系统的未来,百度工程师在技术沟通会上演示了个彩蛋——明年一季度将OTA升级“城市记忆泊车”功能。简单说就是车子能记住你家地库路线,以后进出车位就像老司机走回家一样熟门熟路。他们还准备开放开发者平台,让用户自己训练专属语音助手,比如教车子用东北话报天气预报。
五、站在十字路口的理性选择
说到底要不要入手,关键看你在意什么。如果追求最新潮的智能体验和越级硬件,这款车确实处在食物链顶端。就像去年某款手机停产后反而被极客圈疯抢,因为大家知道它的芯片性能在未来三年都不会过时。
最后分享个暖心故事:上个月西安暴雨导致多车被淹,有位极越车主被困时,车机自动接通了百度云端客服。后台根据水位上涨速度,远程解锁了全部车门并指导逃生路线。后来车主在感谢信里写:“那一刻感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整个技术团队都在守护着你。”这种安全感,或许就是智能汽车时代最珍贵的价值。
(全文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