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很多人都在讨论一个挺有意思的事,说有位车主开着一辆吉利银河E8,跑出了一段百公里电耗才9.1度的成绩。
这个数字一出来,好多开电动车的朋友都坐不住了。
百公里9.1度电是什么概念?
咱们平时家里开个空调,一个小时也得一度电呢。
要是汽车跑一百公里只用这么点电,那得省多少钱啊。
更关键的是,如果电耗真这么低,那这车充满一次电,岂不是能跑个八百多公里?
这续航能力,直接就把很多油车都比下去了。
这事听着就跟变魔术似的,到底是真是假?
今天咱们就借着这位车主的真实经历,像拉家常一样,把这事儿从头到尾捋一遍,看看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门道。
事情是这样的,这位车主开着他的吉利银河E8,具体是那个官方说能跑665公里的远航版,从武汉去洛阳。
当他开车从途中的汝州服务区出来,一直开到洛阳订好的酒店,停下车习惯性地看了一眼仪表盘,当时就愣住了。
屏幕上显示,他刚才开的这一段路,平均百公里电耗是9.1度。
车主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他这一路上,有一大半都是在高速上跑的,而且为了赶时间,在高速上基本都是用1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巡航。
开过电动车的人都知道,跑高速,尤其是速度快了以后,那电掉的是最快的,是最费电的一种开法。
怎么可能跑出这么低的电耗呢?
难道是下了高速那段市区路开得特别省,把整个平均值都拉下来了?
可那也是普通的城市马路,不是什么专门的测试场啊。
这个9.1的数字,就像一个谜一样,让人又惊喜又怀疑。
咱们普通人看到这种数字,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这车也太神了”,或者“这表是不是不准啊?”。
别急,光靠猜是没用的,咱们得拿出纸笔,跟着车主的思路,自己动手算一算,看看真相到底是什么。
科学嘛,就是要讲究个实事求是。
首先,咱们得把几个关键的数字弄清楚。
第一,这辆车是吉利银河E8,电池包的容量是76度电,这是官方公布的数据,也是我们计算续航的基础。
第二,车主用手机导航记录了这段路的里程,从服务区到酒店,一共是79公里。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电量的变化。
车主记得很清楚,他从服务区出发的时候,车子显示的电量是86%,等到了酒店,电量还剩下74%。
好了,条件都齐了,咱们开始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先算算他这一趟到底用了多少电。
电池总共76度,出发时86%,到达时74%,那么用掉的电量百分比就是86%减去74%,等于12%。
那么实际用掉的电量就是:76度 × 12% = 9.12度。
你看,这个9.12度,是不是跟车上显示的那个9.1非常接近?
到这里我们基本可以确定,车子显示的那个数字,可能就是把这次行程的总耗电量给显示出来了,但它还没来得及或者因为算法的原因,没有准确地换算成“每百公里”的平均值。
接下来,我们来算真正的平均百公里电耗。
总共用了9.12度电,跑了79公里,那平均每公里用多少电呢?
就是9.12除以79。
要算成百公里的,再乘以100。
算下来就是:(9.12 ÷ 79) × 100 ≈ 11.54度。
所以,这辆车在这段路上的真实平均电耗,应该是百公里11.54度。
这下就清楚了,那个让人惊掉下巴的9.1,其实是个“美丽的误会”。
它很可能是车辆电脑在停车前那一瞬间,根据最后一段低速、顺畅路况的超低能耗计算出来的瞬时值,或者是某种算法上的巧合。
这就好比我们看运动员跑万米,他在最后冲刺那一百米速度飞快,但我们不能用这个冲刺速度去乘以一万米,来计算他的总成绩,对吧?
一个道理。
那么,既然真实的电耗是11.54度,是不是就说明这车不行了呢?
恰恰相反,这才是真正体现我们国产车硬实力的地方。
咱们再来算一下,如果一直保持百公里11.54度这个水平,这辆76度的车充满电能跑多远?
用总电量除以百公里电耗就行:76 ÷ 11.54 × 100 ≈ 658公里。
大家看看这个数字,658公里!
这辆车的官方标准续航是多少?
是665公里。
这意味着,在包含了高速巡航、坐了三个成年人、还开着空调的真实用车场景下,这辆银河E8的续航表现,几乎和官方标称的一模一样,续航达成率高达99%!
这才是最了不起的地方。
以前我们总听说电动车续航虚,一到冬天或者一上高速就打对折,但现在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时代变了。
我们自己国家造的电动车,在电池技术、电机效率、电控管理,特别是空气动力学设计上(这台银河E8的风阻系数做到了0.199,这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水平,简单说就是车在空气里跑的时候遇到的阻力特别小),已经做得非常扎实了,标多少就能跑多少,一点不玩虚的。
当然,能跑出这么好的成绩,也和当时的路况、驾驶习惯有关系。
车主也说了,那段路全程很顺,没堵车,而且他自己开车也比较平稳,不猛踩油门也不猛踩刹车。
这些都是开电动车省电的好习惯。
他也坦诚,如果全程都是120公里每小时的高速,电耗估计就要到16度左右了。
这个数据同样很真实,也很有参考价值。
它告诉我们,电动车的电耗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它跟你怎么开、在哪开,都有很大关系。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百公里电耗9.1度,能跑八百多公里吗?
在正常的综合路况下,这基本是不可能的。
但是,通过解开这个数字谜题,我们发现了一个更让人高兴的事实:那就是我们国产的新能源汽车,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靠一些夸张数据来吸引眼球的“偏科生”了,而是成长为了一个实实在在、表里如一的“优等生”。
它的真实续航能力,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长途出行需求。
我们没必要再去纠结于某一个瞬间的、极端的“神仙数据”,而是应该看到,在普普通通的日常使用中,它能给我们带来实打实的、可靠的续航表现。
这背后,是我们国家整个汽车工业技术的进步和自信。
全部评论 (0)